“二舅舅,我饿了,快进去吃火锅吧,你再给我讲讲,你这一路上见过的国家和百姓有哪些。”
朱雄英要根据这些实际的情报,而不是一些伪造的历史与人文,回头和爷爷、爹爹他们制定一个大开发的计划。
首先,就要了解这一路上的战争区域,再研究一下,是走陆路还是开通海上航道,哪一个最节省时间和人力,能把来往的风险降到最低。
不过呢,眼下还是先吃火锅更重要!
朱雄英迈着小腿进入客厅,刚进来,表弟就朝他伸手要抱抱。
蓝氏见状,笑得合不拢嘴。
“每次小殿下来,增儿都要让小殿下抱他。”
“表弟这是喜欢我呢。”
朱雄英天生力气大,又抱了很多次小朋友,便顺手把常增抱在怀里。
看着乖巧的表弟,再对比自己那个活泼过头的亲弟,朱雄英表示,当弟弟的,果然还是要乖一些更讨喜。
回去他就加强训练,等朱允煊长大些,先把这小子治服了,免得长大了,哪天来他来一记兔子蹬鹰。
“哥!”
就在朱雄英抱着常增玩的时候,朱攸宁急吼吼地喊出一个无比清晰的字眼,让全场的人都为之一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半岁大的孩童着急了,喊娘喊爹的常见,喊哥的倒是少见。
尤其朱攸宁还是生在朱允煊的前头,是姐姐,那么她只可能是在喊朱雄英。
“攸宁会喊哥哥了!爹!娘!你们听到没有?”
朱标和常氏既惊喜又无奈地点了点头,确认朱雄英没有听错。
朱雄英便把常增放进摇篮里,转而将朱攸宁抱在怀里,扮了个鬼脸。
“妹妹想吃什么,哥哥吃给你看。”
“……”
还听不明白这番话的朱攸宁,眨巴着眼睛,眼泪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
顿时引起众人捧腹大笑。
热气袅袅中。
大家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过了冬月,转眼便要准备过年。
洪武九年的年关,对于朱标来讲,比往年要好过一些。
至少在盘点各部门和州府的账目的方面,就简单了许多。
三月,帝后亲耕于皇庄。
当第一批土豆和红薯成功收获,常升和冯诚这两个领队的人,因功封侯。
四月。
常升和冯诚入职京营,参与火营培训。
当看到大明如今的火营发展时,常升才明白,为何皇太孙小殿下,不担心民间因铁器价格变低,有心人利用铁器制作刀枪兴兵作乱了。
“他们没有冶炼的技术,就算有,制出来的刀剑,也扛不住这一炮啊!”
“常兄你说什么呢,快来试试这支鸟枪,听说能打二百步远!”
冯诚兴冲冲的去请教火器营的小将,到底要怎么装填弹药。
等到掌握了要领,他扣动扳机。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