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眉毛一扬,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杨辉犹豫了一下,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的钱袋,眉头微皱。
一两银子也不少,他有些心疼,便低声道:“先去看看,若是费时间,后面再交钱免去也不迟。”
商议好了后,五个人最终决定要三间厢房。
林向安转过身,朝小和尚招了招手,语气平稳地说道:“小师父,我们要三间厢房,能在一个院落,你看有合适的地方吗?”
小和尚闻言,脸上笑容更盛,他快步走过来,双手合十,微微一礼:“你们来得早,倒是有一处院子,这就带你们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说着,他转身在前引路,步伐轻快,僧袍下摆随风微微摆动。
一行人跟着小和尚来到一处安静的院落,四周的竹林轻轻摇曳,空气清新,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
院内有三间简朴的厢房。
院子中央一株老槐树枝繁叶茂,树下落满了几片枯黄的树叶,显得静谧而安宁。
屋内陈设极为简朴。
木榻摆放在屋角,床上铺着简单的草席,床前有张书案。
墙角立着一只灰色的水缸,水面微波荡漾,映照着屋内的光线。
窗棂半掩,光线透过薄薄的纸窗洒进屋内,空气清新,带着丝丝凉意,正是适合夏季住宿的好地方。
杨辉走进屋内,四下打量了一圈,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表情,轻叹道:“倒是比我想的要好,虽简陋,但胜在清净。能有这样的地方住,实属难得。”
孙文石微笑着附和道:“清静就好,最适合我们安心备考。没太多杂事,正好能专心读书。”
林向安走到窗前,轻轻推开窗棂,竹林的清风迎面而来,伴随着窗外的竹影随风摆动。
他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份宁静与舒适,轻声道:“这地方是不错,环境清幽。”
转身对小和尚说道:“有劳小师父,必然遵守寺规,不会扰乱寺中清净。”
孙文石和杨辉各自掏出200文银子,加上之前预付的300文,正好凑齐一两银子。
之前就付了一两,林向安这边补了一两,不过他又多给了一点给小和尚,毕竟人生地不熟,给人一点好处,或许能让日子过得更加顺心。
既然花钱能豁免佛事,那肯定有别的门道。
给小和尚一些额外的银子,也是为了日后能更顺利地接触到寺里的各种信息。
“阿弥陀佛,几位施主请随意安顿。”小和尚双手合十,微笑着收下了银子,他的表情愈发和善,似乎对林向安等人的慷慨给予十分感激。
林向安又环视了一下屋内的环境,觉得确实简洁、安静,却又舒适。
唯独就剩下吃食问题了。
“小师父,想请教一下,这小院中可有单独可用的灶台?”
“寺里木质结构的房屋,不能单独开火。寺里每天两次供斋,若施主们不习惯,倒是可以到山下集市,和摊贩们协商可包月送餐。”
林向安点点头,但心里早已有了打算,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小和尚,你就说直说,怎么能用灶台?”
小和尚见状,略一思索,笑着说道,“这独院后面角房倒是有个小灶台,若要使用需交防火押金2两,若用灶台每月需付50文,若是包月,柴火费要300文。”
这寺庙倒是明码标价啊!
别的不说,总要烧热水的,这灶台能用便好,一个月350文,也行。
在古代,柴米酱醋茶,柴是放在第一位的,有专门靠卖柴为生的普通百姓,一个月300文柴火费倒也不贵。
林向安听了,略微点头道,“那我租下了。”
小和尚看着林向安如此大方,显得越发客气,继续补充道:“山下集市每日热闹,日常所需的物品都能买到,不过酒肉不可带上山来,若被查到,轻则罚钱,重则被赶出去。”
“嗯,我们知道了,多谢小师父提醒。”林向安礼貌地答道。
小和尚见话已谈妥,便笑着双手合十。
“日后若有事,可来前院寻我,几位施主,小僧先告退了!”
说完,他便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