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继续往后山走,这条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只修出拉独轮车的大小,再宽也没有时间,人力,金钱修了。
启动基金都差不多用完了,没办法,只能修出一条将就走的路。
走到山脚下,看到刘工吏负责的滑轮运输。
通过滑轮理论,把鸟粪从山上直接运输下去,这样的确减轻不少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只不过技术有限,长期靠滑轮运输是不着实际的。滑轮不仅要维护还容易出问题,这只不过过度用的。
等鸟粪作坊走向正轨,还是要从山上通过人力推车运下来。
孙定南说道:“工人会隔一段日子把鸟粪运回到作坊,等快用完后,再来后山运鸟粪。”
此时此刻因为作坊还有不少原材料,所以并没有人在运送鸟粪。
孙山点了点头:“隔几日运送鸟粪,你都一一记录好了吧?”
孙定南点了点头:“老爷,都一一记好。一开始算不准日子,有经验了,就能准确地算出什么时候领着工人到山上把鸟粪运下山。”
目前只做提供沅陆县的肥料,所以并不是需要特意组建一支鸟粪运输队伍。
如果往外面发展,就得要招收更多的工人。
一切刚刚起步,作坊也正在探索运行。
孙山一边爬山一边说:“作坊会请一位经验丰富的管事过来管理鸟粪,等人请回来,你先留在这里,一一给他交代情况,看一看他是怎样干活,等熟悉了,再会衙门。”
孙定南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的是终于能回衙门,回到老爷身边的。难过的是鸟粪作坊一手一脚操办,最终自己要放手。
最后还是高兴比难过多,毕竟又不可能一辈子在沅陆县落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是要跟老爷回到孙家村。
孙定南连连点头:“老爷,我知道,等管事过来,我会一五一十地交代清楚,教会后,再回衙门。作坊是沅陆县最大的作坊,或许以后咱们就靠卖鸟粪肥料生活。”
听到这话,孙山不由地笑起来:“要是沅陆县的肥料出名了,相信作坊一定能赚不少钱。”
巨大的鸟粪坑是沅陆县的衣食父母,是老天爷赏赐的,好好利用,就是被追着喂饭吃。
孙山努力地爬行,爬啊爬啊,终于爬到山顶。
在这里修了几间屋子,作为运送鸟粪的中转站。
孙定南说道:“就算不需要运送鸟粪,每天也会派人过来检查两次,随时留意这里的情况。”
孙山点了点头:“现在不是天天需要鸟粪,等大家都知道肥料有大大的好处后,肯定需要天天过来运送。到时候,这里再弄好一些,还要人在这里留宿看管。”
孙山连连点头,老爷吩咐怎么做就怎么做。老爷的脑瓜子想得远,他们跟在后面好好执行。
爬上山顶并不是结束,还要下山才到鸟粪大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