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粪作坊采取水流线作业,筛选鸟粪的筛选鸟粪,翻晒鸟粪的翻晒鸟粪,打包鸟粪的打包鸟粪,一人负责一样工序。
等过一段时间就轮换,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流转。
轮换岗位有助于知识的传承,提高生产力,丰富工作,减少乏味,激发工作兴趣,促进员工合作,减少员工摩擦,有助于作业改善。
作坊不怕工人学会出去单干,作坊的核心是原材料,就算法子学会了,没有原料也是白搭。
孙定南领着一群人在作坊兜了一圈,仔细地介绍做工的生产进程,并且要求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
从原材料开始,到出品包装,一一检查监督,势必使得每一个大坑的鸟粪,发酵腐熟后,成为合格的鸟粪肥料。
孙定南说道:“老爷,王大人,这些天,作坊就是这样忙活的,日日夜夜地生产,才生产出那么多肥料。”
孙山和王县丞听闻孙定南的介绍后,不由满意点了点头。
孙山发现把孙定南放在作坊里历练实在有大大的好处。
虽然辛苦使得容颜苍老不少,但也学会不少知识,如果让孙定南管理鸟粪作坊,肯定是个合格的CEO。
孙山笑着说:“不错,往后就按照这个进程来干活,春耕前肯定能生产出足够的鸟粪供沅陆百姓使用。”
王县丞也非常满意,摸了摸胡子,赞赏地说:“孙管事介绍的很详细,这么走一圈,我也知道鸟粪作坊的流程了。特别看到库房里堆满一麻袋一麻袋的鸟粪肥料,我的心也踏实不少。”
想不到孙大人所谓的挂名阿哥还真有几分本事,把整个作坊管理得井然有序。
按照目前的进展,春耕前的鸟粪肥料只会多不会少。
想到这里,王县丞的心就安定不少。投入的金钱,即将看到回收的成本了。
赚不赚钱先不说,得把投入的资金先回收。
王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不能这么浪费。
孙定南得到两位沅陆县的大佬肯定,心里乐开花了。
特别看到王县丞如此满意,更是高兴了。
不由地长长舒了一口气,幸好没有让老爷失望。
如果只向老爷汇报,做错事,最多挨批,如今还有个王县丞,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付,不能让老爷丢脸面。
走了一圈,一个时辰过去。走走停停,又听介绍,花费的时间也挺多。
这时候大家肚子咕咕叫,得赶紧去干饭。
鸟粪作坊有饭堂,一日提供两餐:早餐和午餐。
早餐不吃饱,上午没力气干活。午餐不吃饱,下午更没力气干活。
至于晚饭,一律不供应。
因为鸟粪作坊请的工人全是大鸟村村民,所以下午放工后,一般回家。除非天气不好,才会在作坊的大通铺宿舍过夜。
一日两餐限时限量供应,一天工钱20文,从早上六点忙到下午六点。
除去吃早饭和吃午饭的一个小时,足足干够十一个小时。
就这么牛马的工作,还有不少外村人羡慕嫉妒恨。
时不时来大鸟村打探消息,时不时送礼给大鸟村村长,希望他能在孙管事跟前说好话,等招聘的时候,能第一个来大鸟村上班。
孙山一伙人来到食堂时,工人早就去上班了。看着忙忙碌碌的汉子,不由地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