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九年,四月初八。
这一日,王家彦率领北方野战军团十万先锋,正式踏入了满清的领地。
与以往任何一支踏上这片土地的军队都不同。
这支军队,没有烧杀抢掠,没有铁蹄践踏。
有的,只有整齐划一的步伐,和令人窒息的纪律性。
辽东,梨树村。
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梨树下,几个老人正缩着脖子晒太阳。
“听说了吗?南边又打回来了!”
一个老汉抱着膀子,眼神中都是麻木。
“哎,这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另一个老人也长叹一声,没有说话,谁也不知道这种日子,啥时候才能是个头。
对于他们这些生活在辽东中部的普通百姓而言。
无论是汉人军队,还是满清军队,都没什么区别。
都是一群只会抢粮食,抢女人的畜生。
每一次改朝换代,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新的浩劫。
“快!快跑啊!南边的兵来了!”
村子里响起一阵急促的铜锣声,伴随着凄厉的呼喊声。
刚才还死气沉沉的村庄,瞬间炸开了锅。
村民们像是受惊的兔子,一个个连滚带爬的往家里跑。
关门、落锁、躲进地窖。
一套动作一气呵成,熟练的让人心疼。
村长赵老蔫拄着拐杖,站在村口,双腿止不住的打颤。
他看到远处的地平线上,扬起了漫天尘土。
一面面黑色的旗帜,映入眼帘。
“完了,完了!”
赵老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这次来的,是南边定国公的军队。
听朝廷的官员宣传说。
他们比任何兵都要凶悍。
只要是他们经过的村庄,定会全部烧光,片甲不留。
然而,预想中的喊杀声并没有传来。
那支黑色的队伍,就在距离村口一里外的地方,停了下来。
没有丝毫混乱,数万大军,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安营扎寨。
一切都有条不紊,丝毫没有进犯的意思。
赵老蔫愣住了。
他活了六十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军队。
不抢,不闹,甚至连一个进村的人都没有。
他看到那些士兵,在营地里生火做饭。
飘出的香味,让他们这些三天饿九顿的人,直咽口水。
一个叫赵二狗的年轻人,实在忍不住了。
他爹当年,就是死在鞑子兵的手里。
他对所有当兵的,都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恨。
他提着一把柴刀,就要冲出去。
“这帮天杀的,跟他们拼了!”
“二狗!回来!”
赵老蔫一把拉住他。
“你想干啥!?不要命了?”
赵二狗双目赤红。
“村长,横竖都是一死,我跟他们拼了!”
就在这时,一队士兵抬着几个大桶,在村口停下了脚步。
为首的士兵对着赵老蔫拱了拱手。
客气的说道。
“老丈,我等想要借贵村水井一用,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一时间,赵老蔫懵了。
“这……这……”
借水?还是商量的语气?
看着对方真诚的眼神,赵老蔫一时竟不知道如何作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