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目标,市发改委,区域经济处一位资深科员钱前进。
档案显示,钱前进职位不高,但在发改委年头长,熟悉各类政策的演变和内部分工,是很多流程的实际经办人,人称“活字典”。
他最大的特点是爱惜羽毛,极其谨慎,从不收受贵重物品,但有个“雅好”——收集各种版本的红色文献。
林向东没有直接接触钱前进。
他让刘兆虎通过旧书市场、收藏圈的朋友,费了些周折,找到了一本50年代印刷的、品相相当不错的红色文献早期版本,并不算价值连城,但胜在难找。
然后,他让一位与钱前进有旧、且完全不知内情的大学老教授,以“偶然淘到红色文献,赠予同好”的名义,将这本书“自然”地送到了钱前进手中。
钱前进得到这本心心念念的旧书,喜不自胜,对老教授感激不尽。
几天后,林向东才以“向老教授请教问题”为名,在教授家“偶遇”了前来道谢的钱前进。
三人的谈话从旧书收藏开始,气氛融洽。
林向东适时地、以极其谦逊的态度,向这位“老前辈”请教关于“区域商业项目在市级层面备案,可能需要注意的宏观政策导向问题”。
钱前进心情正好,又看在与老教授的交情,和林向东低调谦逊的态度上,便在不违反纪律的前提下,透露了一些非核心但非常实用的信息。
比如最近哪些类型的项目更容易获批,材料准备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疏漏需要特别注意,处里几位领导的审阅习惯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信息,对于初入此道者,无异于拿到了一份简化版的“通关攻略”。
林向东认真聆听,适时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全程没有提任何具体项目名称,更没有提出任何请求。
告别时,钱前进对这位“好学又懂礼”的年轻人印象颇佳。
……
招商局会议室,窗外烈日当头,屋里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热度。桌上摊开那份厚厚的《东升商圈项目概念规划书》,字里行间都透着“庞大投资”的气息。
孙为民一边翻阅,一边心里暗自惊叹:
这要是真的干起来,自己仕途上能多漂亮一笔啊!
他抬起头,故作镇定:“林总,这项目投资额可不小,你们是真要下这么大的手笔?”
林向东语气沉稳,笑容得体:“孙局,我们东升不是搞噱头。龙口镇那片地块您也清楚,闲置多年。如果能建成商圈,不仅能解决就业,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和人气。”
孙为民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在桌面,心里却盘算着:
这小子年纪不大,说话却有章法。要是真成了,这政绩简直就是送上门的礼啊!
孙为民:“我直说吧,林总。我最关心的是资金。你们能保证不半途而废?”
林向东淡然一笑:“放心,我们已经有几个合作方在接触。资金落实,绝对不是问题。”
刘兆虎在一旁翻开资料,语气笃定:“孙局,您看这里——项目建成三年后,预计年税收能突破两亿,这个数字,足够让区里招商成绩翻一番。”
孙为民眼睛一亮,心里暗暗激动:
两亿!这要是写进政绩报告,自己不就等于踩着风口飞升?
他按捺住兴奋,装出冷静:“嗯……数字是好看。只是项目推进里,土地、规划这些环节,可都不是小事。”
林向东语气谦和,却带着一丝暗示:“是的,我们会严格按政策走。不过难免有些小门槛,希望能得到招商局的指导和协调。”
孙为民抬起头,盯着林向东,心里已然做出判断:
这年轻人,有胆识、有资金,还懂分寸。这样的投资人,自己必须牢牢抓住!
他爽朗一笑,拍了拍桌子:“好!招商局的职责,就是帮企业排忧解难。林总,你尽管放手干!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
林向东起身,笑着说道:“孙局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等项目落地,咱们一起见证龙口镇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