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了些:“但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那片区域一直没开发起来?除了地理位置,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土地性质问题?规划调整的难度?市政配套的缺失?这些可不是光有钱就能轻易解决的。”
他点出的这几个问题,个个都直指要害,是那种民间投资者,最容易忽略却足以致命的关键点。
林向东心中暗赞,这就是他要的效果。他立刻装出受教的表情,连连点头:“杨主任,您提醒得太对了!这些问题,我们确实考虑得不深,光想着地便宜了……那依您看,如果真想推动,该从哪个环节入手比较好?”
杨升看了林向东一眼,心中了然。
林向东哪里是来问“可不可行”的,他分明是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干,是来探路问“该怎么干”的,而且是希望借他的口,了解到官方的态度和可能的捷径。
他斟酌着用词,既不能透露太多内部信息,又能给林向东一些有价值的指引,同时也为自己留足余地。
“这样吧,”杨升身体微微后靠,摆出了些许官腔,
“首先,项目的合规性是第一位的。土地性质必须清晰,规划调整必须符合程序。我建议你,不要急着大张旗鼓,可以先以‘商业考察’或‘投资咨询’的名义,去项目所在的区发改委、规划分局、还有土地管理部门,做个初步的沟通和咨询,探探口风,了解清楚具体的政策和流程门槛。”
“其次,”他压低了声音,“现在市里确实有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指导精神,尤其是对那些闲置、低效的工业用地。如果你的项目,能够包装成‘盘活闲置厂房’、‘促进区域商业升级’、‘创造就业’的典型,契合了上头的政策导向,那么在某些环节上,或许……会顺利一些。”
他没有给出任何承诺,但“政策导向”和“或许会顺利”这几个字,已经包含了极大的信息量和想象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向东眼中精光一闪,他要的就是这个!
杨升的话,相当于给他指了一条明路,并且暗示了存在操作的可能性。
“另外,”杨升补充道,语气更加严肃,“这么大的项目,涉及到众多投资者的利益,一定要规范操作。协议、资金监管、公司治理,这些方面都要请专业的律师和会计师团队把关,绝不能出纰漏。否则,好事也会变坏事。”
这话既是提醒,也是一种不着痕迹的撇清关系。
言下之意,我告诉你怎么走程序,但具体操作是你的事,出了问题别扯上我。
林向东心领神会,立刻举起茶杯,以茶代酒:“听杨主任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真是太感谢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您放心,一切都按正规流程来,绝不会让杨主任为难。”
杨升也举起茶杯,和他轻轻一碰,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你能这么想就好。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但步子一定要稳。以后有什么政策程序上的疑问,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我可以帮你参考参考。”
这顿饭的目的,双方都已达到。
林向东得到了他想要的官方通道信息和政策暗示,而杨升则在不动声色间,送出了一个顺水人情,维持了这条或许未来有用的关系,且自身毫无风险。
宴席散场,两人客气道别。
坐进车里,林向东脸上的谦逊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盘算。
杨升指的路,和他预想的差不多。
这是他政商关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