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间里只有林向东和杨升两人。
桌上摆着几道精致的菜肴,却几乎没怎么动。
茶壶里沏着上好的龙井,氤氲着淡淡的茶香。
杨升穿着得体的夹克,脸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清明。
他刚陪着郝副市长跑完一天的慰问行程,能抽出时间过来,不仅仅是那块价值60万的手表上,还有林向东自身的‘潜力’上。
毕竟,林向东这么年轻,就搞出了这么大的事业。
值得期待。
“林总,你这突然请我吃饭,可是让我受宠若惊啊。最近可是没少听说你的大名,动静闹得不小。”杨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语气带着惯有的谨慎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他消息灵通,关于林向东和东升超市的事情,他一直保持着关注。
林向东笑了笑,亲自给杨升斟茶:“升哥说笑了,我那就是小打小闹,糊口饭吃。哪比得上杨主任跟在领导身边,做的都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
林向东态度谦逊,姿态放得很低。
一番必要的寒暄和互相吹捧过后,林向东放下茶壶,神色稍微正式了一些:“杨主任,不瞒你说,今天请你来,确实是有件事,心里有点没底,想听听你的意见,请你帮我把把关。”
“哦?什么事能让你林总没底?”杨升挑眉,来了兴趣。
他知道林向东不是无的放矢的人。
林向东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些声音,将“东升商圈”的计划,选择性地、用一种请教和探讨的语气,向杨升和盘托出。
重点描述了项目以现有超市为核心,打造区域商业中心的想法,以及看中周边工业用地便宜、拆迁阻力小的优势。
但他刻意模糊了资金的具体来源和规模,只说是“几个朋友凑了点钱,想试试”。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想法是有了,初步的规划也请人做了。”林向东说完,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苦恼和虚心。
“但我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规模的实体项目,这里面的水有多深,我心里实在没数。尤其是涉及到土地、规划、还有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环节,更是两眼一抹黑。”
他看向杨升,眼神真诚:“杨主任,您在市里工作,见多识广,站位高,看得远比我们透彻。所以就想冒昧请教一下,以你的眼光看,这个想法到底现不现实?如果真要推动,大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或者……区里、市里最近有没有什么相关的政策风向?”
杨升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脑子却在飞速运转。
他立刻捕捉到了几个关键信息:项目位置(偏离市中心的老工业区)、核心优势(低成本、易开发)、项目类型(商业综合体)。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林向东隐去的部分。
那惊人的筹资速度和规模。
眼神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刻回答可行与否,而是以一种更宏观的视角说道:“林总啊,你这个想法,从商业逻辑上看,不能说是错的。利用现有流量进行拓展,控制前期成本,想法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