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启明虽不擅揣摩人心,但李锦书的话他也是能听懂的。
万启明道:“本钦差来此,就是专为当年万家村煤矿被强占一事而来。
本官已收得线索,万家村村民被逼为奴,并非什么谣传,刘清河就是当年的主谋之一。”
李锦书听得这话,暗道自己果然猜对了,而万启明的话也暗示他,此事与他无关。
这让李锦书心头大石落地,一脸义正言辞之色:
“钦差大人,那刘清河勾结豪强逼良为奴之事竟然是真的,实是不可思议!
此乃朝庭败类,下官这就派人将刘清河抓来,让钦差大人定夺!”
李锦书怒容满面口沫飞溅,这厮的演技也不差,心中一判定刘清河要完,马上就直言表了态。
但实则,李锦书没权力抓刘清河,就是要叫他来问话,也得是请。
刘清河毕竟是告老的县令,他这个府尹也不能蛮干。
姜远也懒得再让李锦书演下去:
“李大人陪同我等前往即可,你且派出三班衙役跟随。”
钦差到得地方上,也得本地官员配合,这才是名正言顺。
到时候清剿崔氏旁支时,也需要李锦书府尹的大印。
如此万启明就可以钦差之名与府尹大印,请樊解元相帮,这就不需要调兵虎符。
毕竟水军驻在济洲,而济洲属楚洲管辖,地方官请水军协助剿个匪剿个反贼,平地方豪强聚众抗法,是很正常之事。
大周的钦差并不是无限大,受的制约也多,赵祈佑又没给万启明见官大三级便宜行事的口谕,所以按流程行事反而是最合适的。
这也正是姜远等人,为何不直接上刘清河府上抓人,而要先来李锦书这里的原因。
到时候将刘清河抓来,不管是万启明坐公堂,还是李锦书坐公堂都无所谓,他们要的是这个过程。
姜远虽已是赵祈佑最信得过的谋臣,万启明是核心近臣,但也不能肆意妄为,给别人留下把柄。
“如此,晚动不如早动,即刻前往!”
万启明早已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
李锦书眼珠一转,猛点了头:
“下官马上安排人手随同前往,此事要快,切莫走漏风声让刘清河跑了!”
按说钦差来访,李锦书当要将司马汪天福叫回来。
但李锦书却是从头到尾不提汪天福,也没让人去找他。
实则心里也抱了些小心思。
刘清河来请李锦书赴宴,他不屑与之为伍,但那汪天福却是去了。
这汪天福与刘清河是师徒门生关系,又是楚洲本地人,与这里的乡绅关系盘根错节。
也正因如此,汪天福对李锦书这个空降的府尹不太放在眼里,有点掣肘的意思。
这就让李锦书有点恼火了。
此时万启明与姜远要去刘府抓人,汪天福正好在那,看他敢不敢蹦达。
李锦书不了解万启明,但知姜远的性子。
若是这汪天福敢在姜远面前蹦达,岂能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