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第701章 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土豆?

第701章 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土豆?(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妻子的秘密诡秘之主全职法师离婚之前黎明之剑神秘复苏轮回乐园牧神记

爷孙俩的奏疏,刚批了没几本,朱标来了。

“父皇,英儿,今日的奏疏还没批阅完吗?”

朱雄英正埋头砸夯似的盖章呢,还没来得及回应。

就听老朱激动的大喊一声。

“标儿啊!你来得正好!”

“……”

朱标一听父皇这话,就知道自己来早了。

既然来都来了,看来他也走不掉。

于是,从容不迫地拉过一把椅子,坐到了朱元璋的对面。

“父皇昨夜守岁便没睡,这些由儿臣代劳,父皇去睡一会儿吧。”

“你风尘仆仆地赶回京来,也没怎么休息,咱还是一起把这些批完,咱再去休息。”

朱雄英看着父慈子孝的两个人,面无表情地继续盖着玉玺。

并将老朱刚才批完的奏疏,顺手拽过来,也给它盖了一下。

朱元璋见状,立即呲牙乐了起来。

“哈哈哈,咱今日光顾着忙活了,好像还没给乖孙发压岁钱呢,咱等会儿一定给乖孙补个大的!”

听到还能得到一个大红包,朱雄英盖得更卖力了。

这时,已经翻开一本军报的朱标,看到李文忠写的内容,眉头微蹙。

“父皇,西域那边还没有收到升儿他们的来信吗?”

西域的丝绸之路,经过与瓦剌商榷,双方答应互市之后,已经派了小股兵马,联合去驻扎沿途商路,目前属于通行的状态。

朱元璋已派了第二支队伍,由徐达的儿子徐允恭带队,前往埃及。

这一次打通了商道后,行路速度比以前常升他们要更快一些,根据上次书信来报,早已离开了哈密,到时候再往南拐道,前往埃及,就能通过当地人引路,追寻常升队伍的踪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提到此事,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消失,转而多了一分忧色。

“升儿他们都失去消息大半年了,早知道这条路这么远的话,咱当时应该多给他们派些人,再多带些东西。”

正在盖章的朱雄英听到这话,也是十分的无奈。

早知道他的心声能被老朱听到,他就会把已知的消息说得详细一些。

谁能想到老朱这个行动派,根本不了解地形,就敢让二舅舅他们去挖土豆呢。

【爷爷,你们别担心,二舅舅他们去的地方,目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按照我的推测,他们应该快到目的地了。】

这可不是朱雄英在安慰老朱。

而是他根据挖土豆小分队以前的脚程测算的。

就算是漂洋过海,走错了路,只要人还活着,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

汉人的韧性和积累了成千上万年的生活经验,注定了无论把他们扔到哪片土地上,甚至能比当地人更好的存活。

“但愿吧。”

知道了这条路线有多艰难的朱元璋,此时不敢抱有太多的奢望。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升儿他们找不找得到土豆和红薯没关系,只要能够平安归来,光凭带回了玉米种子这一条,就是莫大的功劳。

剩下的,完全可以让掌握了那一带地图的徐允恭再去开拓。

“这回咱派了千人小分队出去,还带上了最先进的火器,乖孙,你说允恭他们要是在万里之外,给咱打下来一片飞地,咱该怎么管理?”

朱雄英瞥了一眼野心勃勃的老朱。

这才明白,为什么火器营又开始哭穷了。

【还能怎么管理,先教当地人种地,把纯看天吃饭的毛病改一改呗。】

明军不像某些殖民者,到达一个地方就像蝗虫过境,只想着吸食当地的一切资源,而当地人骨子里的慕强,会让被殖民的人,向往这种蝗虫的做派,从而有样学样。

所以,朱雄英认为只要有一个好的带头榜样,让当地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明,怎样发展才能长治久安,打一个好样,从根源上解决管理的难题。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朝着窗外的西方看去。

“如果真像乖孙说的,升儿他们找到了土豆,那么就能往回走,等到三五月份,就可能与允恭他们碰头了。”

希望在外的孩子们,能够一切顺利,平安回家。

……

“卡扎,你说这些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食物,就是土里生长出来的豆子?”

常升眼神复杂地反复打量着手里这块紫色的圆疙瘩。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红楼琏二爷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农门状元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