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看你站在那里怪无聊的,出去玩雪吧。”
“……”
张东洋愕然。
朱雄英同样惊讶得张大嘴巴,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不是吧爷爷,你为了鞭策我,让我全力帮你批奏疏,你居然玩这一手?】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回答朱雄英的问题,而是想到张东洋一个人打雪仗打不起来,最多堆个雪人,便让张东洋,再去叫一个侍卫,就在窗子底下比划一番。
“洋儿,你要是赢了的话,咱就答应你之前提出来的请求,抽空让你去火器营,学习怎么用火器。”
本来张东洋还好奇,陛下为何要让他打雪仗。
这会儿一听陛下的解释,只道陛下是为了考验他的反应能力,也没看到皇太孙嘴角都能挂油瓶的模样,兴冲冲的去挑对手去了。
“爷爷坏。”
朱雄英恶狠狠地往奏疏上盖了一个大红章。
然后顺手,又把一本问安奏疏抄了过来,二话不说,又往上面盖了一个大红章。
接着,他朝着朱元璋伸过手去。
“朱笔。”
以前朱元璋曾让朱雄英在奏疏上批字,朱雄英以他的字迹太潦草为由,直接就给拒绝了。
其实朱元璋知道,乖孙从小就开始练力气,手劲儿很大,写的字比他这个半路出家学习的人强得多。
乖孙不想批奏疏,八成是担心走标儿的老路。
不过,朱元璋除了偶尔会让乖孙帮忙以外,他可不会让乖孙像标儿一样,一天半日的都呆在华盖殿。
毕竟乖孙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
但今日。
既然乖孙主动提出要帮忙,他自然不会拒绝,只会调侃一下。
“乖孙,你不嫌你写的字像狗爬了吗?”
“爷爷,我模仿你的字。”
朱雄英接过朱笔,狡黠一笑。
照葫芦画瓢,写出来的字迹果然与朱元璋的不说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笔力更加雄厚,而朱雄英的胜在清晰。
“咚!”
朱雄英再往“阅”字上头盖一个印。
想来那些收到奏疏回复的官员,也不会想到,他们的皇帝陛下,竟请了一个一岁两个月大的孩子,来回复他们的请安奏疏。
“爷爷,这些交给我。”
朱雄英比划着那些只需要批复阅字的奏疏。
这些奏疏,占了全部奏疏的两成。
最后,他又比划着朱元璋面前的小山包。
“剩下的给你。”
朱元璋突然就领会到了,乖孙这是要干什么。
【等我写完阅完,盖完章,我就让张东洋带我去打雪仗,爷爷,你就坐在这里边批奏疏边看我玩吧!】
“……”
朱元璋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痛觉。
大年初一头一天,呆在华盖殿批奏疏已经够悲惨的了。
好不容易乖孙这个伴也要离开他,跑到外边去玩。
早知这样的话,刚才还不如自己不那么灵机一动,让洋儿出去玩呢。
“唉!”
朱元璋惆怅地叹了口气,认命了。
“咱年纪大了,就老老实实地坐在这里批奏疏吧,乖孙你想去玩,咱等会儿就让洋儿带你出去。”
“我先处理完这些。”
朱雄英先紧着正事办。
跟老朱耍宝是一回事,替老朱减轻负担是另外一件事。
谁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