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看了李瑜一眼后觉得,这事儿还是以后再和子璇说吧。
崔府。
“我是贪官?我是奸臣?”崔延龄越想越不服气,怒道:“他李子璇李家不也补了税,貌似还补了不少呢。”
敬渊抠了抠脸上的痘痘没说话,人家才补缴六千两白银左右,而您老人家补缴了十七八万两白银啊。
相比之前已经很少了好吧?
人家的土地都是合法合规地买的,不像你查出那么多强买强卖的,还有那么多投献而来的地。
崔延龄越说就越来劲:“还有他那个岳家听说不也补了不少?自己屁股不干净还说别人?”
敬渊:“……”
百年书香之家,补个万把两银子不是很正常?
您才富了多少年,就已经这个样子了?
敬渊深吸了口气后道:“阁老,这些都不是弹劾李子璇的借口,如今汾州知府的事儿……也被查清了。”
这兄弟俩真不愧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精得就跟猴似的,蹦蹦跳跳什么尾巴都逮不到。
这种案件都能给他找出破绽来,叫他们白白忙活了一场。
还有那个叫李鸣的窝囊官儿,闲着没事儿写什么自传呐?
“如今我最担心的事情,倒也不是没有借口弹劾李瑜,我最担心的是小阁老那边……”
那个蠢货也不知道在扬州置了多少地。
别到时候昏了头,再把他们这些人给牵扯了进去。
“这个你放心。”
崔延龄心里虽然有些打鼓,不过还是选择相信自家儿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逆子在小事上虽然是有些不靠谱,可在大事上面还是靠谱的,不会做出昏头之事的。”
待会儿还是给儿子去封信,好好叮嘱一番才是。
敬渊:“……”
若是大事上靠谱的话,也不会从吏部侍郎变扬州知州了。
哎。
他有点后悔了。
大概他和崔延龄站在一起是错误的,这时候退出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李家。
此时李瑜正与李纲喝酒,说到这个清丈田亩的事情。
李纲道:“你大伯伯在信上说,要不要按最高的往前补缴十五年的税,多给些钱也比将来别人攻讦你好。”
“我说不必如此小心,一切都按照官府说得办就好。”
“官府说补多少咱们就补多少,这一文钱不要多,一文钱也不要少,最后是按往前五年的税去补的。”
李家现在的族长是李纲的大哥李绚。
李氏的祖先是在当地也是大地主,祖上曾经有人当过官儿。
李绚作为家里的长子,自然获得了家里大多数的土地、商铺。
兄弟之间的关系也还算是和气,在李瑜李琏当官儿后关系就更好了。
“父亲做的对。”
李瑜认可父亲的做法,他们又不是钱多的没地使。
“凡事无需刻意,只需按照朝廷说的来就行了。”
“沈氏一族怎么样?他们可没给老二作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