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听完,心里稍缓一番。
他挥了挥手,让太医先去开方煎药。
待太医退下后,景帝转过头,看着榻上面无血色的慕南栀。
他眉头紧锁,道:
“母后,朕早说过,赈灾之事繁杂劳心,交给京兆尹他们去办即可,您何必事事亲力亲为,将自己累成这般模样!从今日起,赈灾之事,您还是不要再管了!”
周围的贵妃们也纷纷上前柔声劝慰:“是啊太后娘娘,您凤体要紧,还是好生休养吧。”
“万事有陛下和朝臣们呢,您就放心吧。”
床榻上的慕南栀摇了摇头,声音轻飘飘的:“陛下不必过于忧心,哀家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这点陈年旧毒,伴随哀家多年了,偶尔是会有些不舒服,不碍事的。赈灾的事,我还是得亲自过目处置才好。”
景帝又劝了一番,慕南栀还是不松口,景帝没办法,只能妥协。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忽然眉头一皱,沉声问道:“皇后呢?母后身体不适,她怎么没来?”
一位皇后寝宫里来的女官连忙小声禀报道:“陛下,皇后娘娘并非特意不过来,娘娘三日前便出宫,前往皇家别院和大皇子游玩去了,此刻尚未归来。”
景帝听到大皇子的名字,脸色稍缓,道:“待皇后回宫,立刻让她来锦绣宫侍奉母后!”
慕南栀却温和地摆了摆手:“罢了,陛下,不必兴师动众,皇后不在便不在吧,哀家这里有人伺候,让她忙自己的事就行。”
景帝闻言,也就没多说什么,只是又嘱咐了慕南栀几句,让她务必以身体为重,并严令女官和太医必须精心照料。
然后这才起身,带着一众后妃离开了锦绣宫。
胡媚儿却是没走。
她走到榻边,看着太后虚弱的样子,犹豫了片刻,还是轻声问道:“太后娘娘,您体内的积年毒素?这是怎么回事?怎会……”
慕南栀靠在软枕上,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都是七八年前的事了……那时朝政稳定,哀家一次出宫前往皇家寺庙祈福游玩,归途中……遭遇了埋伏刺杀。”
她的声音很平静:“乱箭之中,一支毒箭射中了哀家的肩胛。当时幸好清绾那丫头路过,救了哀家一命……”
“御医们拼尽全力保住了哀家的性命,但那箭上的奇毒却如附骨之疽,始终无法彻底清除,就这么留在了体内。”
“不过也没什么大碍,只是这些年慢慢损耗着哀家的根基,刮风下雨,天气转换,身体会有些发冷不适……此外,也不能过于劳心劳力,否则便容易如今天这般晕厥。”
慕南栀说道轻巧,胡媚儿听得心惊,她万万没想到太后竟然背负着这样的旧伤隐毒多年。
她不禁对这位太后生出了更多的敬佩和怜惜。
“原来如此……娘娘,您真是太不易了。”胡媚儿由衷地说道,“那您更该好好休养,万事都没有您的凤体重要。”
慕南栀疲惫地笑了笑,点了点头:“哀家知道了,今日,也辛苦你了。”
“臣妾不敢,娘娘您好生歇着,臣妾告退。”胡媚儿再次行礼,怕耽误慕南栀的休息,这才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房间。
房间内重归寂静,只余下慕南栀轻轻的咳嗽声,以及熏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她望着头顶繁复华丽的帐幔,感受着有些发冷的身体,眼神有些惆怅。
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知冷知热的男人在自己身边,抱着自己,和自己聊聊天,那该多好……慕南栀心中一叹。
…………
太和宫。
胡媚儿回到了宫中,她唤来贴身侍女红儿,吩咐道:“红儿,快去请陆公公过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