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香脉”礼盒热销的消息传遍全球时,叶听晚正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檀香种植基地,与卡皮尔老香师一起查看新一批檀香的长势。
基地里,几位来自“数字存香公益基金”资助的年轻传承人,正按照传统技法给檀香树“开香门”——在树干上划出精准的切口,让树脂缓慢渗出,这是拉贾斯坦邦檀香取香的核心技艺,也是“檀香熏衣”香方的原料基础。
“自从‘全球香脉’礼盒推出后,来我们这里学习檀香技艺的年轻人多了三倍,”卡皮尔老香师抚摸着树干上的切口,脸上满是欣慰,“可昨天有个欧洲的香氛品牌联系我,说想‘买断’‘檀香熏衣’的技艺认证权,还说只要我签字,就能给我一大笔钱,让我以后只给他们提供原料。”
叶听晚心里一紧:“您答应了吗?”
“我当然拒绝了!”卡皮尔的语气带着坚定,“这技艺是祖先传下来的,不是我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怎么能随便卖给别人?可他们说,现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传统香道技艺认证标准,谁先注册,谁就能‘拥有’这门技艺。我担心,以后会有更多人用这种方式抢注我们的传统技艺。”
卡皮尔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半个月后,日本分会传来消息:京都“御家流”线香的手工制作技艺,被一家韩国香氛公司在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注册为“韩国传统香道技艺”,还提交了篡改后的“传承谱系”,声称“御家流”起源于韩国古代宫廷香道。
村田熏在视频会议中情绪激动:“这是赤裸裸的文化掠夺!‘御家流’的传承记录能追溯到日本江户时代,有完整的家族账本和技艺手稿,他们怎么能凭空篡改历史?”
更棘手的是,巴西印第安部落的“亚马逊草药合香”技艺,也被一家美国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了“植物提取物专利”,试图将传统合香中使用的草药配方,包装成“现代科研成果”,垄断相关产品的生产权。
塔雅在邮件中写道:“我们的草药合香是部落代代相传的智慧,用来治疗疾病、祭祀神灵,不是他们用来赚钱的专利!可我们没有国际认可的认证文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叶听晚意识到,没有统一的传统香道技艺认证标准,各国的非遗香道就像没有“身份证”的孩子,随时可能被觊觎者抢注、篡改。
她立刻召集全球香盟核心团队,提出建立“全球传统香道技艺认证体系”的计划:联合国际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从“传承谱系完整性”“技艺独特性”“文化关联性”“活态传承证据”四个维度,为传统香道技艺颁发官方认证证书,明确技艺的起源地、传承主体和文化归属,从法律层面保护技艺不被篡改、抢注。
计划提交给国际教科文组织后,很快得到了积极响应。
UNESCO文化遗产部门负责人玛丽安亲自带队来到魔都,与全球香盟共同召开“传统香道认证标准研讨会”。
会上,各国香师代表纷纷分享自己的技艺传承故事——岩光带来了傣族“雨林合香”的傣文古籍,证明技艺可追溯到清朝。
卡皮尔展示了拉贾斯坦邦檀香世家的家族账本,上面记录了三百年间每一代传人的名字和技艺改良细节;村田熏则提交了“御家流”线香在日本皇室祭祀中的使用记录,佐证其文化关联性。
玛丽安被这些鲜活的传承证据打动:“传统香道技艺不仅是技术,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