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详细地将句号、逗号、问号、惊叹号等几种最基础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说与萧德言听。
萧德言起初有些疑惑,但随着李承乾的讲解,他的眼睛越来越亮,听到妙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啊!殿下此法,真乃神来之笔!如此一来,文章顿挫清晰,意旨分明,尤便于蒙学教诲与典籍传播!
以往老臣校勘典籍,常因句读之争与同僚各执一词,若有此等符号,则可省却无数纷扰!殿下之智,远超常人!”
他激动得胡须微颤,看向李承乾的目光充满了敬佩,“恳请殿下允准,老臣即刻便在此次编纂的农书中试用此等符号!”
“正合孤意!”李承乾见萧德言如此迅速地领会并推崇,心中也十分畅快。
“此事便交由先生,在农书排版时一并加入。先行试用,若效果显着,孤再奏请父皇,推行于官府文书乃至科举考试之中。”
“老臣领命!定将此事务求完善!”萧德言兴奋地应下,已然跃跃欲试。
“其二,”李承乾继续道,神色更为郑重,“关乎印刷之术。
如今雕版印刷,一页一版,若印大部头着作,耗材耗时耗力,且版片储存不便,有错字亦难更改。孤有一法,名曰‘活字印刷’。”
他接着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原理娓娓道来:以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火烧令坚。
排版时按需检字,置于铁板之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固定,便可印刷。一版印毕,拆版重排,字印可反复使用。
“……如此,则一副字印,可排印万千书卷,迅捷无比,成本亦能大幅降低。于学问传播,功德无量!”
李承乾目光灼灼地看向萧德言,“先生总纂的这部农书,卷帙浩繁,正适合作为这活字印刷术的首次试印之作!
若能成功,天下书籍必将价格大跌,寒门学子亦能轻易购得经籍,开启民智,利国利民!”
萧德言早已听得目瞪口呆,手中茶盏微倾,茶水溅出都未曾察觉。
他沉浸在李承乾所描绘的活字印刷的奇妙构想之中,脑中飞快地推演着其可行性,越是深想,越是觉得此法精妙绝伦,堪称颠覆性的创举!
良久,他才长长吁出一口气,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起身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殿下!此…此活字印刷之术,构思之巧,用意之深,老臣…老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若果真能成,其功绩足以彪炳史册,泽被万世!比起此法,老臣编纂区区农书,实不足道哉!”
他直起身,眼中满是狂热与使命感:“殿下放心!老臣虽不才,愿竭尽所能,督促工匠,全力试制此活字印刷之术!必使殿下宏愿,早日实现于此农书之上!”
“好!有先生鼎力相助,孤无忧矣!”李承乾上前扶起萧德言,“所需银钱、人手、物料,先生尽管开口,东宫一力承担!此事乃当前第一要务,望先生多多费心。”
“敢不从命!”萧德言慨然应诺,此刻他只觉得满腔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去寻访工匠,着手试验。
李承乾却笑着摆了摆手,示意萧德言稍安勿躁:“先生且慢,此事固然紧要,却也不必急于一时,需循序渐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