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
李承乾是从一片温香软玉中醒来的。
意识尚未完全回笼,首先感受到的是鼻尖萦绕的淡淡馨香,以及手臂上传来的柔软而温暖的触感。
他微微动了动,侧过头,便看见苏婉恬静的睡颜。
她似乎早已醒了,正睁着一双清澈的眸子温柔地注视着他,见他醒来,唇角立刻漾开一抹浅浅的笑意,带着几分羞涩,更多的是满足。
“殿下醒了?”她的声音轻柔,带着晨起时特有的微哑,像羽毛轻轻搔过心尖。
李承乾嗯了一声,下意识地将她揽得更紧了些,下巴蹭了蹭她柔软的发顶。
昨日那些纷繁的政务、紧绷的情绪,在这片刻的温存里悄然消散。
他闭着眼,享受这难得的安宁。
两人又依偎着说了会儿体己话,直到窗外天光渐亮,宫人细微的走动声隐约传来,这才唤人进来伺候起身。
用过早膳,李承乾精神饱满,想起惦记已久的大事,便对左右道:“传萧德言学士即刻来见。”
不过片刻,萧德言便步履匆匆地赶至东宫书房,恭敬行礼:“老臣参见太子殿下。”
“萧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李承乾笑容和煦,示意内侍看茶,待萧德言坐定,便迫不及待地问道:
“先生,先前委托您总纂的那部农书,如今进展如何了?孤可是日思夜想,盼着呢!”
提及心血之作,萧德言眼中顿时焕发出神采,抚须笑道:“劳殿下挂心,老臣幸不辱命。
此书集历代农学之大成,兼收民间老农经验,并融入了殿下所提及的诸多新法良种,已于日前编纂校订完毕。
共计十卷,分论田制、耕作、稼穑、蚕桑、水利、农器等诸多门类。如今只待最后排版雕印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完成伟业的欣慰与自豪。
“好!太好了!”李承乾大喜过望,抚掌赞道:“先生大才,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此书一成,必使我大唐农事焕然一新!”
“殿下过誉,此乃老臣本分。”萧德言谦逊道,但脸上的笑意却掩不住。
李承乾目光炯炯,话锋一转:“书既已成,这排版雕印之事,孤正有两项革新之法,欲借此书推行天下。”
“哦?殿下又有惠民良策?老臣愿闻其详。”萧德言立刻坐直了身子,神情专注。
“其一,名为‘标点符号’。”李承乾拿起案上的一支笔,在一张空白的纸上边画边解释。
“先生着书,字字珠玑,然经籍文章,若无句读,初学者往往难以断句,易生歧义。
孤思忖,若能创制数种符号,明确标示句读、停顿、疑问、惊叹之意,可使文章条理清晰,更易诵读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