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改革已至中途,岂能摇摆?
当年玄武门之变,若稍有犹豫,岂有今日之大唐?
对付这些盘根错节、侵蚀国本的势力,仁慈就是养虎为患!
他仿佛能看到李承乾写奏章时那副又倔又认真的模样,那小子,是怕自己这个当爹的心软啊!
李世民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御案,目光再次扫过奏陈上那些尖锐的语句:“……开弓没有回头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些许骂名,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被儿子教训的些许好笑,有看到继承人如此魄力的欣慰,更有一种被点醒后的决断。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如鹰隼般的锐利。
“王德!”
“老奴在。”
“传朕旨意!”
“太子所奏,一概照准!告知三省,青州事宜,全权由太子决断,其所发指令,视同朕意,沿途州县、各卫府军,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再拟一道密旨给房遗直、王玄策,让他们放手去做,朕与太子为后盾!
但有所需,直言即可!唯需谨记,打击务准,勿伤及无辜百姓!”
“是!陛下!”王德心中骇然,陛下这是将极大的权柄和信任,彻底交给了太子殿下,并且以最明确的态度,表达了支持!
他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退下,前去传旨。
殿内重归寂静。
李世民拿起李承乾那封奏陈,又细细看了一遍,目光最终落在“儿臣愿与父皇共担之”那几个字上,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笑意。
“臭小子…倒来给朕下定决心了…”他低声自语,摇了摇头,语气里却并无责怪,反而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
他将奏陈小心地收好,放入一个专门的匣子中。
那里,已经存放了几份李承乾关于新政的重要奏议。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坐回案前,拿起朱笔。
眼前的奏折似乎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帝国向前奔驰的车轮。
他批阅的速度更快,目光也更加坚定。
……
与此同时,东宫内。
李承乾在发出奏陈后,并未焦急等待。
他了解李世民,在涉及国本大事上,李世民从来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自己的奏陈只是敲响最后的定音鼓!
现在的他有些怅然若失...
一觉醒来已经到了晚上,万籁俱静,有种莫名的孤独感!
这种感觉经历过的人都懂!
不过好在李承乾不像某些单身狗,孤独的时候没有人陪!
香香软软的太子妃可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