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明明有亲生孩子,就算要区别对待,肯定也是对亲生的更好一点,毕竟血浓于水嘛,怎么到周茹这却反了反?
想不通!
真心想不通!
周茹没注意村里妇人们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她把朱美娇送到村口,一起上了三蹦子。
坐到镇上,朱美娇换乘中巴去县城,周茹一路打听找到了拆迁办给周家村村民们安排的过渡房。
尽管上次跟她爹吵了一架,硬气地表示再不回娘家了。
可父女间哪来的隔夜仇。
时隔半年,她不信她爹还记着仇。
然而没想到,她这趟白来了。
“你来得不凑巧,你爹娘还有你三个哥哥家,早上的火车去了市里,好像是说外孙女出院……不对啊,老周的外孙女不就是你闺女?她住院出院你当妈的不知道吗?”
周茹:“……”
顶着村民质疑的眼神,灰溜溜地回了朱家。
盘算着过几天再去。
既然死丫头出院了,过几天就该回来了吧?
……
彻底卸掉病容妆的谢姎,站在月台上,露出了莹白胜玉的真实肤色,一年前枯黄软塌的头发此刻乌黑顺滑有光泽。
这会儿要是再去验个血、复查个胃镜,之前看过她体检报告的医生想必会吃惊得下巴脱臼。
她抬起手腕看了眼时间,老周一家乘坐的车次快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天是她告诉外公“康复出院”的日子,以后就不用找借口说去医院干嘛干嘛了。
没想到外公一家非要过来迎她出院、给她庆祝,还说外婆连火盆都打包带上了,出院后务必要跨个火盆去去晦气。
谢姎就在租房附近的宾馆订了四间标间,掐着时间来火车站接人。
这半年,她在医院附近租了套二室一厅,离公园和证券所都不远。
每天早上先到公园锻炼身体,然后溜达到证券所了解当天的交易行情,把自己有印象的股票记录下来。
偶尔也会到处走走看看。
近几年商品房兴起,去年又推行了房改,房地产市场逐渐迈入繁荣阶段。
那些现在看来比较偏的地段,过不了几年就会发展成为新城中心。
谢姎瞅准了某个在建中的江景小区。
根据原身留下的上辈子记忆,几百米外的空地以后会建一座能承办亚、奥运会的万人体育馆,区政府也会迁到这附近,届时房价像坐火箭一样攀升。
长年在深城打工的原身为什么会知道?
盖因春节在家时不止一次听待嫁的朱美娇吐槽,说未来婆家原本有机会买这里的期房,嫌太冷清改买了市北区的二手房。
不料刚买不到两年,这里迎来了体育馆、区政府、日后领军教育界的九年一贯学校,房价欣欣向荣;而市北区的二手房,迎来的却是高架桥,还不止一座,是三座高架交汇互通,天天忍受高架噪音,搬走吧又卖不出价。
谢姎盘算了一遍存款余额,现在买一套江景期房,不但便宜,按揭利率也不高,余下的钱买几支记忆深刻的牛股。
可惜这具身体要等下个月才满十八岁。
这期间就是纯养身,炒股开通不了账户,买房也签不了合同。
只能干等十八岁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