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整肃军纪,郑副参谋长要求,大家发表对皮奎生同志的处理意见。
他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一时间落针可闻。
要对一名副师职干部发表处理意见,大家都不得不格外谨慎。
此事影响广泛,有数百双眼睛在关注着。不仅在职的首长们密切关注,还有一大批退休的首长也在盯着。而下面,所有的机关干部,事后都会瞧过来。
沉默了许久,办公室的向主任率先开口:“鉴于该同志的错误行为,他已经不再适合在机关工作,我建议责令其申请退休。”
作为领导的得力助手,如果大家都等着首长点名才发言,那可就太难看了!
第一个发言,往往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能产生积极的导向,这既有从众心理,也是一种无言的默契。
假如我提出的意见,你与我相背,有一次两次那是观点不同。一旦意见相左的次数多了,那说明你是在针对我。
接下来,以后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会反对。这种无形之中形成的政敌,谁也不乐意见到。
有人带头了,立刻就有人响应——
“我同意向主任的意见!”
“鉴于该同志的错误行为,我也同意向主任的意见!”
“同上!”
……
秘书在一旁“唰唰唰”地记录着,一刻也不敢停歇。
郑副参谋长接过秘书的记录稿,看了看,又放了回去。接着说道:“好了,行政处罚已经有了结果,下面来讨论一下党纪处分吧?”
上次有了办公室向主任带头,这次党纪处分,直属政治部的周主任自然责无旁贷,这也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站起身来,说道:“该同志作为一名老党员,理应熟知党的纪律。我建议,给予该同志记过处分!”
他的话一出口,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很快就形成了决议。
秘书整理好会议记录,又拟出了处罚报告,然后将其递给郑副参谋长。郑副参谋长仔细检查后,又转交给马参谋长。
马参谋长仔细阅读后,说道:“下面备注,限二十四小时内批复!”
接下来,针对管理局程局长的渎职行为,做出了相应的处罚决定。
程局长被给予党内记过处分一次,并调离现有岗位,酌情分配。
而管理局营房处长李东银同志,明明知道上级的决定是错误的,却不向上汇报,反而执意要去执行。因此,决定给予他党内警告处分一次!
秘书整理好文件,办公室的向主任亲自拿着处罚决定书,前往文印室进行打印。
由于字数不多,处罚决定书很快就打印出来了。党委盖章,机要局封印后,由机要通信员,迅速送往政治部干部部。
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后,党委书记郑副参谋长这才宣布散会。
散会之后,马参谋长和郑副参谋长,一同来到赵司令员的办公室,向他汇报处罚决定。
赵司令员请他们二人坐下,自己也从写字台后面走过来,坐在了沙发上。他面带微笑说道:
“二位辛苦了!接下来,恐怕压力不小!”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