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声清脆,老旧的木桌上摆放着两盘菜,三个碗里各放了两个馍馍。
徐照莲低着头吃馍馍,一口菜都没有吃。
“吃点吧。”妇人给她夹了一筷子拍黄瓜,“总归不差这点钱。”
徐照莲轻声说:“都是我的错……”
中年男人一拍桌子,他骂道:“该死的杂种!总有他倒霉的时候!且等着老天降报应!”
“等你拿了结业证,看咱们还忍他不忍!”
“行了。”妇人瞪他一眼,“闺女还在呢。”
徐父看了眼低头不语的徐照莲,叹气道:“咱们小门小户的,该忍就忍,以前不也这么过来的吗?”
徐照莲抿着唇:“……从一开始,我就不该去垫钱,都是我自己……是我自己太蠢,开了口子,他便肆无忌惮……若一开始就回绝了……”
“这也不是你的错。”妇人拍了拍女儿的手,“是他不是好人。”
徐照莲没说话,等吃过了饭,她便坐在椅子上,哪怕外面已经响起了小贩揽客的吆喝声,她仍旧不想动。
“娘……”徐照莲突然说,“那结业证就不要了吧,我不想去了。”
徐父:“不行!只要小半年你就能拿结业证了!这半年咱们苦一苦就熬过来了,再苦,能有以前饭都吃不饱的苦吗?大不了找亲戚借些钱!”
“亲戚家家都有孩子。”徐照莲,“像表妹,她也要毕业了。”
“说不行就不行!”徐父激动道,“你读书这么多年,家里花了多少钱?你从跟了这个狗屁老师,家里又花了多少钱?你说不要结业证了,这些钱岂不是都打了水漂?徐照莲,你以为家里有多少钱?!”
“我去干活!”徐照莲,“我已经学会了,我能自己画图了,没有结业证我就少收些钱,总有人要我!”
徐母连忙出来打圆场:“老徐,别这么吼孩子,莲儿,你爹说的也不算错,就差这临门一脚了,过了这个坎就好。”
到底还是说服不了父母,徐照莲走出家门的时候,只觉得这个早晨冷得叫她喘不上气。
走到巷子口的时候,她的脚步再也迈不动了。
她不是个有好人缘的人,自从去学校读书,她就埋头苦读,不跟同学们交际。
或许是因为从小父母就耳提面令,告诉她家里穷,家里日子不好过,而她是唯一的女儿,将来父母都得靠她过活,所以徐照莲不敢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读书以外的事上。
况且她确实因为读书而快乐。
在读书上的努力是能看到收获的,每一次考试,每一次分数下来,她都能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也能借由成绩,看到父母脸上的骄傲。
从小,爹就一直念着自己没儿子,自己没后了。
可随着她成绩越来越好,爹便慢慢不念了,甚至会在外人面前说自己的女儿比别人的儿子还强。
所以到了现在,除了父母以外,她找不到另一个可以商量的人。
老师带的学生们,那些师弟师妹们,也都不亲近她,甚至可以说厌恶她。
徐照莲深吸一口气,每次踏进这个院子,她都全身发凉。
“徐师姐!”
没等徐照莲走进院子,就有人跑了出来。
那人急得满头是汗:“你快过来!役吏来抓老师了!你快——快帮忙解释!”
徐照莲晕晕乎乎地被人抓着手腕拉进去。
就在院子里,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两个役吏反捆了双臂,学生们惊作一团,急切地像个热锅上的蚂蚁的,就在徐照莲踏进去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向了她。
徐照莲咬住了下唇,磨磨蹭蹭地走了过去。
老师看着徐照莲,像是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连忙高喊:“这就是那个学生!就是她!”
役吏们显然没什么耐心:“有什么要说的,到了署里再说!我们只是来抓你的,不是给你判案的!”
“连原告都没有!”老师紧紧抓住役吏的袖子,他那张看着格外慈悲的脸扭曲成一团,“连原告都没有呀!是她告的我?她告的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