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坐在篝火旁,宋阳一边吃着火烧馍,一边把在石窟里的所见所闻讲给宋建国听。
宋建国听后,也满心疑惑,实在想不通石窟里的人到山里究竟有什么目的。
他从未听闻这山里有古墓,也觉得不像是打猎采药之人的所为,他更倾向于认为是在外面惹了祸事,躲进山里的逃犯。
这和宋阳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都觉得,最好别和这些人有任何接触,免得无端生事。
分食完火烧馍,宋阳依旧挑着黑麂和麝香猫,剩下的小半头大野猪和那头黄毛野猪,则由宋建国和宋军分别装在背篓里,背着往家走。
宋建国之前已经背过一只黄毛野猪回去,还叫上宋军背了第二趟,这次三人一同回去,带的猎物一趟比一趟多。
路过石河子村的大村子时,引得众人羡慕不已,大家见到宋阳就是一阵夸赞。
不知不觉间,宋阳都没刻意宣扬,村里人却早已把他视作村里最厉害的猎人。
实际上也的确如此,在宋阳开始打猎之前,石河子村主要是张应全他们几个打猎,但他们的水平大多也就是隔三岔五抓只野兔、打只野鸡。
一个冬天,他们能猎到一两头野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即便如此,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遇到野猪、果子狸和豹子这类猛兽,绝大多数人躲都来不及,更别说去捕杀,大家都清楚这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所以更多人选择安分守己。
有路人看到后,既羡慕又眼馋,便开口询问要不要帮忙,言下之意是想分点肉回家尝尝。
对此,宋阳倒也大方,两头黄毛野猪、一头大野猪,数量不少,打理起来也麻烦。
要知道,就算杀两头年猪,七八个男人也得忙活一上午。
询问的几人兴高采烈地回家拿了刀具,跟着他们三人一同前往盘龙湾。
猎物被放在院子前的雪地上,大家现挖了个土灶,架上宋军从家里搬来的大铁锅烧水,给两只黄毛野猪和那只黑麂脱毛。
至于那头大野猪,皮又硬毛又难打理,直接动手剥皮,然后用砍刀进行分解。
最后留下的,是那一对猪耳朵,这东西清洗干净后,用卤料卤制,里面全是脆骨,吃起来嚼劲十足,是绝佳的下酒菜。
宋阳把这些活儿交给宋建国、宋军和来帮忙的五个人去做。
宋阳和冯晓萱则负责给打回来的石貂、麝香猫剥皮,李嘉怡也过来帮忙,和王静雅一起在桌上放好砧板,将送来家里的野猪肉切成条,还炒制了一些香料,准备腌制。
一时间,场面热闹非凡,就像在杀年猪一样。
跳跳还是喜欢在院子里打滚,两条东川猎犬俨然成了它的小跟班。
至于招财它们,相处了几天,已经对跳跳的调皮习以为常,不再去招惹它。
大多数时候,跳跳只要看到宋阳或是冯晓萱,就会跑过来抱住他们的腿,“咯咯”叫着,十分粘人,每次都得费一番功夫才能把它“摘”下来。
宋军和李嘉怡都在盘龙湾,云兰、云梅自然也跟了过来。
两个小侄女最喜欢追逐着跳跳玩耍,直到跳跳不堪其扰,爬到树梢上挂着。
一直忙到傍晚,事情才全部收拾妥当。
冯晓萱早就和王静雅在厨房里忙着做饭。
一大甑子米饭,外加炒野猪肉、炖黑麂肉和猪耳朵,再配上干煸竹笋和几样小菜,招呼来帮忙的人好好吃了一顿。
饭后,又给五人每人分了差不多二十来斤大野猪的肉。
等人带着肉离开后,盘龙湾也渐渐被暮色笼罩。
石貂和麝香猫的肉留着喂狗,皮毛上的油皮被铲掉,清洗后用竹筐绷紧放在仓库里阴干。
切成条的野猪肉和两只黑麂腿肉,则裹上辣椒、花椒等调料,进行腌制。
众人围在壁炉边聊了一会儿天,宋军和李嘉怡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回家。
“大哥,那黄毛野猪的肉,你带一只回去!”簸箕里装着腌制好的肉,宋阳早想着分给他一只。
不过是些野猪肉,对宋阳来说,如果想打,去深山里转转,这是最常见的猎物,根本不缺。
“不要了,你们去年打了那么多野猪肉回来,做成腊肉的还有不少挂在家里。倒是黑麂的肉,给我点就行。”宋军笑着说道。
宋阳一想,去年冬天打回来好几头野猪,还有熊肉之类,再加上年猪的肉,几乎都分给了宋军,他那儿确实不缺肉。
宋军之所以想要黑麂肉,主要是觉得这肉更好吃,更鲜嫩。
宋阳当即给他提了一只黑麂的后腿,又拿了一只黄毛野猪的腿肉,新鲜肉的味道和腊肉总归不同,也能让他们换换口味。
等宋军一家子离开后,剩下的肉被宋阳和冯晓萱紧紧地装在大瓦缸里,用簸箕盖好。
这些肉得腌制十多天,再拿出来烟熏做成腊肉,风干保存。
刚忙完这些,房门就被“砰砰砰”地敲响。
一听到接连不断的“咿咿”声,就知道是跳跳在敲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忙了一天,都没顾上它,小家伙为了躲避云兰、云梅的“折腾”,在树上挂了好长时间。
现在它终于下来了,肯定是饿了。
“没想到跳跳还这么聪明,都学会敲门了!”冯晓萱笑着打开门,只见跳跳直立着,一只爪子扶着门框,另一只爪子还在拍打着门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