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懒洋洋地瞥了吕文一眼,慢条斯理地怼回去:“吕文,你见过真正的战场?
你不就是被人团团护着去草原上旅游了一圈,回来吹牛皮吗?
还好意思在这儿跟我比惨?”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字字戳心,吕文的脸色瞬间从绿转红,像个调色盘。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起来:“皇爷爷,我以为,大同绝不会失陷!甚至,现在报捷的奏折已经在路上了!”
这话一出,大殿里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眼神里写满了“真的假的?”。
“我们只需要安心等着就好。”朱允熥这话说得淡定得像在点外卖,仿佛大同的安危跟他点的红烧肉一样稳。
朱允炆彻底坐不住了,跳出来质疑:“三弟,你别胡说八道!
你凭什么说大同不会失守?你整天待在应天,知道大同总兵是谁吗?”
语气里满是挑衅,像个被抢了风头的小学生,恨不得当场跟朱允熥掰腕子。
朱允熥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封奏疏,慢悠悠地展开,语气淡定得像在念菜谱:“大同总兵杨远,这家伙出身微末。
当年跟着大将军徐达、李文忠、蓝玉北征过。
中山王徐达用步步为营的策略打王保保,想掏空敌人老巢再奔袭后路,正面营寨挨猛攻的时候,守营的就是杨远。
后来蓝玉北征,杨远守后军,护粮道。
这人打仗最爱求稳,没十成把握绝不出击。大同城墙那么结实,有他在,丢不了!”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条理分明,简直像个行走的军事百科全书。
朱允炆直接傻眼,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内心OS疯狂刷屏:你妹的,你还真知道啊!
我还以为你只会睡觉呢!你这情报哪来的啊?难道你晚上不睡觉偷偷跑去大同踩点了?
朱元璋转头看向茹嫦,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像在问:“你这胖子是不是早就知道内幕?”
茹嫦赶紧扑通一声跪下,胖乎乎的身子砸在地上跟地震似的。
忙不迭地解释:“陛下,皇孙说的句句属实!大同总兵确实叫杨远,可连臣都没法把他的履历说得这么详细啊!”
那语气,颇有点“殿下您是开了外挂吧”的震惊。
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盯着朱允熥,心里暗叹:我阅人无数,今天算是看走眼了。
这小子不是怂,是真沉得住气啊!这稳劲儿,简直是天生的统帅料!
比我当年还懂得藏拙,这基因真是没白传!
朱允炆还不死心,急忙找茬:“那粮食呢?大同城里粮草够吗?
就算杨远再稳,粮不够他也撑不住啊……”
这话说得咄咄逼人,颇有点“抓住你小辫子不放手”的架势。
话还没说完,朱允熥又慢悠悠地从怀里掏出第二封奏折,淡定得像个魔术师在变戏法:“这儿有呢……”
那动作,比街头卖艺的还从容,语气里满满的“你们急啥,我有备而来”的自信。
大殿里的人彻底服了,集体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心里齐刷刷地冒出一个念头:这小子,平时不吭声,原来是个隐藏的大佬啊!这波操作,简直是满分装X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