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长史!”李世民的目光环视整个大殿中的众臣。
“虽然今冬温暖异常,但这种情况恐怕只持续到这个月末。待到下月来临,年底严寒,还需小心提防可能出现的冰冻情况……雍州府务必准备好必要的救济措施。”
皇帝认真地看着尹君。
尹君立刻答应:“遵命。”
“吴王!”皇上转过头来,望着那位让他颇为失望的四子,眼神稍显温柔起来。
李恪迅速回应:“儿臣在!”
“作为雍州牧,在每年年末之时,总有很多难民涌入长安。记得安排人员分别在春明门及金光门外设立避难所为他们提供帮助。绝不能让任何人因为寒冷或饥饿而在长安内外死去……一旦发生不测之事,朕只问你要结果!”李世民用认真的眼光盯着李恪。
李恪赶紧惶恐地道:“臣遵旨办事。”
在一旁站着的李承乾面容沉稳,并未多言半句。
此时东宫正在编纂《考工志》,虽得到少府监等部门的支持,但他还是自掏腰包补充资金。
当下阶段里,东宫也实在没太多余力去做更多的事情来收买人心。
既然皇上已经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那就随它去吧。
不过李承乾也能看出,李恪对这项任务似乎也不是很在乎。
未来的走向究竟如何呢?
冷笑声在心中渐渐消失,直至完全被压制下去。
“下个月陈国公即将率军凯旋回朝,并将进行祭祖仪式,太子。”
太极殿蟠龙金柱的阴影斜斜切过李承乾的蟒袍,他握玉笏的指节因用力泛起青白。
鎏金地砖映出龙椅扶手上新添的抓痕——那是三日前吐蕃使臣觐见时,李世民听闻边关急报留下的印记。
"儿臣这腿..."
李承乾忽然以瘸足重踏金砖,裂痕中渗出的朱砂竟凝成玄武门旧绘,"每逢朔月便如蚁噬。"
他袖中滑落的《氏族志》残页,正盖住壁画中侯君集策马的身影。
李恪领命时,腰间于阗玉带突然迸裂。
碎玉坠地拼出半幅《凌烟阁功臣图》,恰遮住尉迟敬德的面容。
他想起昨夜吴王府密室里,那位黑袍术士用龟甲灼出的卦象:"毕月乌临宫,忌东行。"
……
暮色中的韦府石狮泛起诡异青光,这是用突厥战俘血浇筑的镇邪兽。
韦凌翻身下马时,坐骑突然惊嘶——青石板缝隙间渗出缕缕黑雾,正与他靴底暗藏的噬魂符咒相冲。
管家呈上的信笺泛着苦杏香,这是弘文馆特供的松烟墨。
韦凌撕开火漆时,朱雀大街忽然传来净街鼓声,惊起寒鸦掠过府邸飞檐。
檐角悬着的青铜铃铛无风自鸣,奏出的竟是《兰亭序》变徵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