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府距离京治顺天府不过二十余里路。
王府占地不算太大,不过三百多亩,共六进一百多处房间,一条贯穿南北的内河蜿蜒在王府内,沿河所建亭榭十三处。
年关后才下了一场雪,大雪覆盖亭谢,让整个王府银装素裹美轮美奂。
风雪亭内,少年身披白色绒怶子,身旁站着两名伺候的小婢女和三名贴身伺候的小太监。
少年唇红齿白,看上去很是秀气,气质稳重端庄,长相极为俊俏。
都说女大十八变,可朱厚炜的外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时候胖乎乎的甚是可爱,谁又能知晓十五岁的朱厚炜会蜕变成如此。
不过想来也可知,大哥朱厚照小时候就很英伟俊俏,张皇后那么漂亮,弘治皇帝也英俊,生出来的龙子长大后又能差到哪儿去?
论周历,朱厚炜才不过过了十三岁生日两个月,但虚两岁,论虚岁已是十五的大小伙。
身高中规中矩,恰好过了五尺半,不过朱厚炜正是长身子的年纪,弘治皇帝和张皇后身高都不算矮,未来朱厚炜也不会太矮。
风雪亭的石桌上放了两壶茶,前天除夕、昨天初一,朱厚炜都在紫禁城内陪着弘治皇帝和张皇后度过,今日才得以回王府。
脚程不过二十里,抬脚功夫便能抵达紫禁城,想见大哥和父母随时随地。
前两日在宫内喝了些许酒水,今日实在不能再喝,只能喝着从福建上贡来的红茶来解乏取暖。
朱厚炜心不在焉的端着茶水喝了一口,祖宗保佑,弘治朝已经度过二十个年头,父皇因为早早交政给朱厚照,又加上每日养身锻炼,好在度过了弘治十八年的砍,本该在弘治十八年驾崩的弘治皇帝,此时依旧生龙活虎的在后宫。
以内阁为首的文官这八年来一直劝谏弘治皇帝御乾清宫执政,但弘治皇帝依旧以受到惊吓身体不适为由,如何都不在去乾清宫。
如今乾清宫的主人已经变成了大哥朱厚照。
弘治十二年父皇的那一次金蝉脱壳一直延续到了弘治二十年!
秀宜给小火炉内添了些许木炭,伺候朱厚炜的小婢女此时已亭亭玉立,长成了大丫头,端庄温婉,这些年跟在朱厚炜身旁不知学了多少学问,十分聪慧懂事。
她小心翼翼的对朱厚炜道:“王爷,严嵩在府外已经跪了一夜啦,再跪下去人都要冻僵了。”
朱厚炜噢了一声,端着茶水喝了一口,这才道:“他倒是执着,去召他进来见本王。”
“喏!”
在弘治十九年的时候,皇太子监国事朱厚照便给自家弟弟一件差事,负责监修国史,统筹翰林院修成化实录。
弘治十八年严嵩以二甲第二的成绩成功选入翰林院,成为翰林编修。
去年在修成化实录的时候,严嵩在修西厂太监汪植史料时,极尽贬低之言,尤其将成化十六年威宁海之战的主要功绩全部修给了平虏将军总兵官朱永,当初负责提督军务的王越和监军太监汪植的军功一笔带过,还言王越和汪植在此战中拖延战机。
他本以为这样修史可以博得总裁官蔚王朱厚炜的赞赏,毕竟在大明弘治朝诋毁太监和王越就是政治正确。
可这个才入官场不过两年的菜鸟,哪能知晓官场的复杂程度,毛都没长齐呢就想飞啦?
于是朱厚炜让太医院王务去给严嵩诊断,得出严嵩有疾,需要修养一段时间,年前朱厚炜便迫使他暂辞翰林院编修职,在家修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