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夏侯敬德为难,暗中克扣他的战功,赵元谦亦熟视无睹。
只是,这夏侯敬德是一块暴炭,屡屡冲撞鸣不平,不知挨了多少棍棒,愣是丝毫不改,更不会奉承半句。
众人皆幸灾乐祸,此番他口无遮拦,与大将军撕破脸皮,必然有好戏看了。
果不其然,赵元谦勃然大怒,喝道。
“放肆,竖子安敢辱我!”
“来人,将这竖子叉出去,重打三百大棍,以儆效尤。”
然而,众亲兵面露惧色,推搡良久却无一人胆敢上前。
赵元谦怒不可遏:“还愣着做甚,莫非尔等也想尝一尝军棍滋味?”
众人浑身一抖,慌忙接令,这军中大棍重达数十斤,遍布铁刺,一棍下去,必然皮开肉绽。
行刑时,更沾染盐水,令人痛不欲生。莫说三百军棍,便是三十,也承受不起。
夏侯敬德眼见此景,怒哼一声:“不劳大将军费心,我自会离去。”
他一把扯下腰牌,猛然一掷,竟硬生生插入桌案之中。
不待众人反应,他转头便走,毫无留恋。
实则,他早有去意,只不过愧对袍泽,想为他们争一争功。
然而,赵元谦坐拥数万大军,刚愎自用。他虽武力超群,却也双拳难敌四手,留在此处,迟早断送小命。
不如遁入深山,自在度日,好过在此受辱。
众人面面相觑,有心阻拦,却对那巍巍如铁塔一般的身形,望而却步。
赵元谦心知这刺头颇有武力,并非好相与的,只得冷哼一声:“竖子,不足与谋!”
过不多时,便见大营之中,数十骑扬鞭策马,直奔城外琵琶山去了。
为首者,正是夏侯敬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且说这琵琶山,位于昌松东南,距离广武城一百五十里,横跨兰、凉二州。
据《寰宇记》记载,其山峻崄曲折,有似琵琶首,故此得名。
这时节,正值寒冬腊月,山顶白雪皑皑,倦鸟飞绝,人踪湮灭。
便在此刻,忽有一道倩影,凭虚御空而来。
其人一袭青绿道袍,银簪束发,手持一柄清光湛湛的法剑,剑柄处垂下三千银丝,随风摇曳。
却是一个女冠。
她飘落山顶,踏雪无痕。行走间,一道道青光弥漫,积雪寸寸消融,化为水流,汇入山坳间,凝成一面水镜。
水镜四周,忽有一朵朵雪莲花悄然绽放,花气袭人。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间,又一轮乱世争霸了。”
这女冠,正是昆仑山玉虚派掌门——妙一真人。
她轻抬素手,点在水镜之上,漾开一圈圈涟漪。
蓦然,清光一转,现出一幅画面,正是广武城,内有刘耀,外有高楷,两者之间,隐约有一道煞气盘旋。
“大凉如旭日东升,势不可挡,想必不日即将攻灭兰州。”
“而这高楷折损一员大将,气运衰减,正如日薄西山,离死不远了。”
她素手一挥,画面蓦然散去,忽而远眺西北,淡声道:“道德分宗,你我之间,正该有此一战。”
话音未落,这妙一真人,缓缓飘散如烟。
雪莲花转瞬凋零,水镜四溢,化为片片飞雪,这琵琶山顶,复返原貌,毫无一丝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