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去之后。
李景隆点了三千兵马便离开洮州主城,朝着西南番蛮三处部落赶去,顺带还将徐增寿和沐晟一同带走了。
而那万余俘虏也没能逃脱一死,于城外被沐英下令当众斩首,吓得城内番蛮顿时老实不少。
清剿进行的同时,洮州讨伐叛乱的大捷奏报也被送回应天。
朝堂之上。
朱元璋和朱标正因为点政事闹的谁也不理谁,可苦了台下的百官,每日上班打卡都要经历这惊心动魄,也难怪都说洪武一朝的官,狗都不做。
就在气氛沉凝之际,殿外一道匆忙的脚步声响起。
下一刻,身穿金光闪闪战甲的殿前侍卫入了大殿,朗声禀报,“启奏陛下,洮州平叛大捷,军报呈于陛下过目!”
随侍太监立刻快步走下高台,接过奏报转身回到高台呈于朱元璋。
朱元璋打开一看,一目十行,眨眼就将奏报看完,放声大笑,“好,不错!保儿家这小子...不错!”
此言引得殿内百官纷纷好奇,不知何故如此夸奖曹国公家那位‘闺女’。
李景隆也算名声在外,自幼长得秀气白净,完美继承了老爹年轻时的英俊和儒雅,性子更就不像武将之后,同大家闺秀般久居深闺,很少能见其露面。
谣言都说这小子是男身女相, 他爹嫌弃丢脸,所以不让他出门,也不知是真是假。
“喏,你自己瞧瞧吧!”朱元璋看都不看朱标一眼,随手将那奏疏递了过去。
朱标没看起白了他一眼,打开奏疏边看边读,“臣沐英上奏陛下,洮州反叛已被镇压,首功者——李景隆。”
“至洮州,李景隆领五百兵卒外出巡逻,路遇番蛮八百余,斩敌七百余,无战死,伤数十,取头彩。”
“献计有功,于洮州城外西处官道设伏,截杀汪舒朵儿等三使,阵斩敌卒三万余,俘一万余。”
“战后献计:十中杀一,抽三放六镇压番民,议设卫镇守,谋略非常.....”
一篇捷报不过两百字余字,却几乎全是对李景隆的夸赞,让朱标越念越心惊,台下百官亦是阵阵交头接耳。
“胡闹!”
朱标一甩手将这奏报甩飞,怒声道:“李景隆尚且年幼,不知深浅,可沐英怎么也跟着瞎胡闹,岂能行如此暴戾杀伐手段?”
老朱刚想发作,就听朱标又嘀咕了一句,“俘虏杀了就杀了,抽三苦役也不错,可为何还要十中杀一,多此一举,实在过于狠辣。”
“你懂个什么!”朱元璋心头稍稍满意,却仍旧扯着大嗓门训斥,“九江那小子的话,还真是说到咱心尖尖上了。”
“当年,咱们可是赏了不少东西给他们,却换来如今的背叛!在咱看来,就算是将其尽数诛杀,也未尝不可!”
朱标默不作声懒得和他争辩,心里却不断盘算着待李景隆回归,必须要让他入大本堂读书,修身养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