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听到种师道愿意留下的话,脸上才浮现出笑容。
这才对嘛!
正该奋斗的年纪,怎么能急流勇退呢?
赵桓示意种师道坐下,继续道:“前线的战事,交给姚古和种师中,他们会御敌于国门之外。种公回朝后,朕打算由你担任枢密使,执掌枢密院。”
“陛下不可!”
种师道神色大惊,连忙回绝。
他自幼读书,也知道狄青的典故。自从狄青刚担任枢密使,就一天到晚遭到文官的弹劾。
突然间,家里的土狗长出龙角,鸡叫都似龙吟,普通的住宅也变得有王气。
没有罪行,也有捕风捉影的弹劾。
无数的弹劾,以及皇帝的漠视,使得狄青惶惶不安,最终被贬官郁郁而终。
种师道不是单纯的武将,反而有一身才学,他主动道:“陛下让老臣执掌枢密院,老臣责无旁贷。可是枢密使职责重大,老臣担任枢密副使,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履行枢密使的职务。”
“不行!”
赵桓摇头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自古以来,名与器不可假手于人。”
“你连基本的名都没有,怎么号令枢密院的官员?”
“要做,就必须做枢密使。”
“朕知道,你担心狄青的情况发生。文彦博曾说,狄青的罪不在自身,在于有威胁。”
“狄青上书自辩,说誓死忠于仁宗皇帝。文彦博反驳说,‘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
“这句话诡辩的话,让仁宗皇帝定了心,放人文官打压狄青。”
“在朕看来,狄青无罪,罪在仁宗皇帝。”
“是他骨子里软弱惧怕,才放纵文彦博对狄青的打压和恐吓。”
“如果仁宗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狄青,保住了狄青,武将担任枢密使成为惯例,自此文官掌政务,武将负责军务,各司其职,大宋就不会重文轻武。”
“可惜,错过了良机。”
洋洋洒洒一番话,赵桓继续道:“种公,大宋昔日没有武将担任枢密使的稳定惯例。有之,从你我君臣开始。”
种师道听到这番话,心中也升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才七十六岁,姜尚七十多岁遇到周文王,开始一代贤臣之路。
他也可以。
种师道再次起身,拱手道:“圣主在朝,臣自当辅佐圣主拨乱反正。”
话锋一转,种师道道:“臣在枢密院任职,还有一个请求。”
赵桓问道:“什么请求?”
种师道说道:“臣膝下只有一个孙儿种彦崇,这小子莽撞冲动,很不懂事。请陛下让他留在禁军任职,调教一二。”
赵桓瞬间就明白了。
种师道的请求是故意送人质,种彦崇这小子的性格比较单纯,却很聪明,不是纨绔子弟。
把种彦崇搁在赵桓身边,等于把他这一脉的命脉,都交给赵桓。
当然,也是机会。
种彦崇如果得到赵桓的器重,未来也能光耀门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