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笑容柔和,弯腰搀扶着种师道起身,柔声道:“种公七十出头,却是不辞辛劳的为国奔波,辛苦了。”
种师道后退一步,躬身道:“老臣不辛苦,这是臣该做的。”
赵桓知道种师道守规矩知进退,却握着种师道的手,如同牵着家中老人般,带着种师道进入殿内坐下,才回到龙椅落座。
赵桓问道:“太原府一战,完颜宗翰的损失怎么样?”
种师道正色道:“回禀陛下,完颜宗翰的损失在三千人左右。臣无能,不能像陛下那样全歼来犯的金军,只能打退完颜宗翰。”
滑州的战事,种师道也密切关注。
一开始赵桓御驾亲征,种师道一直很担心。后来得知赵桓全歼完颜宗望的军队,大为震撼。
了解到战事的过程,种师道也赞叹皇帝多谋。
从完颜宗望出使东京就开始下套,一步步利用李文蔚这个诱饵,把完颜宗望引入白马城,取得了大胜。
计中计,一环扣一环,把完颜宗望算计得死死地。
赵桓笑着摆手,说道:“朕能取胜,一方面是有灭金雷,另一方面是宗泽坐镇,朕的那点微末功劳,不值一提。”
种师道心悦诚服道:“陛下太谦虚了,您这个年纪立下的大功,和古之名将相比也不逊色。”
赵桓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将军的话就是好听,谁说将军都是直肠子的。
赵桓继续道:“太原府的主力撤回,是朕要封赏抚恤,以及整顿兵马。等整顿完,还是要安排大军镇守太原府。种公认为,谁适合坐镇呢?”
种师道不假思索道:“姚古合适!”
赵桓说道:“为什么呢?”
种师道解释道:“姚古行事稳健,不会轻敌冒进。他的性格进取不足,却足以守住太原府。”
赵桓问道:“为什么不举荐种师中呢?举贤不避亲,他是你的亲弟弟,有才华就应该重用。”
种师道摇头道:“种师中性格耿直,更有些急躁,无法维系太原府各方的关系,不适合担任主帅,由他协助姚古就行。”
赵桓也思考着。
姚古的性格更圆滑,的确是长袖善舞,能和太原府的文官们处理好关系。
种师中就差了些。
姚古本身是姚家将出身,也是属于将门世家子弟。
姚古的父亲姚兕、祖父姚宝,都是长期驻守西北边疆的名将。到姚古这里,也是长期驻守西北,能力和威望是足够的。
赵桓点头道:“种公的提议可行,朕准了。接下来,会安排下去。”
种师道心头松了口气,总算为老二铺垫了一条路。
他举荐姚古,卖了姚古一个人情,让老二协助姚古,也是为老二铺垫,多结交些人脉关系。
官场上,独行侠走不通。
官场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要有人脉关系才行。
这一点,种师道早就明悟。恰是如此,他为官处事的风格,多数都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除非是蔡京、童贯那种祸国殃民的奸臣。
种师道话锋一转,继续道:“金国的大患暂时解除,老臣精力不济,请求辞官致仕,请陛下批准。”
“朕,不准!”
赵桓大袖一拂,沉声道:“好端端的,辞官做什么?”
种师道正色道:“毕竟年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