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桓琢磨让赵佶入瓮的时候,朱伯材入宫来了,恭敬行礼道:“官家,皇城司的人发现白时中有异动,去宁德宫见了郑太后。”
赵桓眉头一挑。
郑太后是渣爹赵佶现在的皇后,属于第二任皇后。
赵桓的母后王氏早死,过了三年,郑氏被册立为皇后。
赵佶退位,郑皇后就变成了郑太后。之前赵佶带着人逃去南方,郑太后跟着去了。
金人的大军退走,赵佶虽然躲在江南,却派人把郑太后先送回宁德宫。
赵桓问道:“白时中去见郑太后,谈了什么?”
朱伯材摇头道:“皇城司在宁德宫没人,暂时不知道交谈的内容。臣想着消息很关键,提前向官家禀报,您才好有个准备。”
赵桓夸奖道:“岳父做的很对。”
朱伯材心中欢喜,却谦逊道:“官家过奖了。”
赵桓摆了摆手,朱伯材告退后,他心中思考白时中的意图,难道是希望郑太后帮忙说话,想重新回到朝堂上来。
郑太后见了白时中,会不会介入?
没过多久,周瑾走过来道:“官家,郑太后求见。”
赵桓忽然笑了。
白时中前脚见了郑太后,后脚人就来了,他正琢磨着郑太后的想法,没想到人就来了。
这个老女人,有些拎不清啊!
赵桓吩咐道:“把人请进来。”
周瑾通知下去,没过多久,年近五十的郑太后进入大殿。
她戴着龙凤花钗冠,穿着深青色绣有五彩翟纹的礼服,进入大殿站定,也没有说话,摆明了等赵桓以儿子的身份行礼。
赵桓也没有行礼。
他神色淡然,问道:“太后今天入宫,有什么事情吗?”
郑太后回答道:“哀家今天入宫,是前几天接到太上皇的书信,向哀家了解东京城现在的情况。哀家准备回信,一时间琢磨不定该怎么回,特意来问一问官家。”
赵桓问道:“太后打算怎么回信呢?”
郑太后微微弯腰,抬手捶了捶后背,一副腰酸背痛站不住的样子,感慨道:“老了,老了,难以久站。”
赵桓心中明白了。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进入大殿端架子,现在又摆谱想坐着谈。
谁给你的脸呢?
赵桓看向周瑾,板着脸呵斥道:“周瑾,你个狗奴才,没看到太后很累吗?赶紧去拿一根军棍,让太后拄着军棍撑一会儿。”
“是,老奴立刻去。”
周瑾低着头掩饰笑意,飞快的跑去拿了根军棍来,搁在郑太后的身边道:“太后,您请!”
郑太后保养得姣好的面颊多了怒色,咬牙道:“官家好意,哀家心领了。”
“这不行!”
赵桓直接走到郑太后的面前,抓起郑太后的手握住军棍,才满意的点头道:“太后拄着的这根军棍,和你很般配。”
郑太后气得面色涨红,眼中充血,险些就要发疯。
她是太后,是皇帝的继母,却被如此羞辱。
之前皇帝还没有继位,对她礼敬有加,处处讨好。如今却跋扈蛮横,果然王氏这贱人的儿子,不是什么好东西。
郑太后心中怒火高涨,却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淡淡道:“太上皇对朝廷的局势很关切,希望早些休战求和。”
“早些停战,朝廷恢复安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太上皇就不用担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