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徒弟的询问,易中海也是摆了摆手,脸上堆起平常的温和。
“没啥大事,就念叨着粮食定量又减了,往后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阎埠贵也赶紧接话:“可不是嘛,刚跟你师傅合计着,看看是不是去市场上多买点菜,不然那点粮票撑不到月底。”
贾东旭一听这话,眉头瞬间拧成个疙瘩,苦着脸叹了口气。
“您二位还有心思合计,我这正犯愁呢。
淮茹今天去粮站,只买回了一个人的定量,想买溢价粮,人家粮站的人说现在不卖,要等以后。
我也在愁着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家里的几个人饿着.....”
他说着,手里的草纸都攥皱了,脸上满是愁容。
易中海他这么说,拍了拍他的胳膊。
“别急,都是一个院的,真到难处了,大伙凑凑总能想出办法。你先去忙你的,回头咱们再细琢磨。”
贾东旭这才点点头,脚步匆匆往厕所去了。
只不过他的背影看着比刚才更沉了些。
阎埠贵看着他走远,撇了撇嘴:“他家那情况,往后难处还多着呢。”
易中海望着贾东旭匆匆离去的背影,也没说话,只是眉头依旧没有松开。
贾家的难处他不是不清楚。
贾东旭一个人,要养着媳妇、俩孩子,还有贾张氏,那点定量粮食怎么够?
作为师傅,他以前每个月都要帮衬他们不少。
现在他也没多少钱,要怎么帮自己徒弟一家,还得再琢磨琢磨。
而此时的贾家屋里,贾张氏正对着秦淮茹没好气的数落。
“你说你能干点啥?让你去买粮,就买回这么点!这够谁塞牙缝的?棒梗饿瘦了,你负责啊?”
秦淮茹站在那里,手里攥着一块抹布,眼圈泛红,满是委屈。
当初嫁进贾家时,她本想把乡下户口迁过来。
可贾张氏却拦着说户口放乡下好。
在乡下还有地,每年能分点粮食补贴家里。
可如今乡下实行集体制,没劳力在村里挣工分,哪还有粮食可分?
她一个城里媳妇,总不能丢下俩孩子回村种地,那还不得被村里人给笑话死。
“妈,粮站的人说了,溢价粮要等等才能购买。我实在没辙啊。
咱们先用买回来的粮食撑几天,等这两天我再去粮站问问。”
贾张氏眼睛一瞪,张口就说:“撑几天?撑几天之后喝西北风?
我不管!粮食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不行就回你娘家村里去拿!
当初要不是给你爸妈那五块钱的彩礼,咱家至于过得这么困难吗?现在也该他们帮衬咱们了!”
秦淮茹的脸瞬间就白了。
去年她回去过一次,她娘拉着她的手哭,说村里分的粮食连自己都不够吃,让她别再惦记着家里。
这时候回去,不是给娘家添堵吗?怕不是还没进门就被人给轰出来了。
“妈,我娘家真没粮了.....”
她声音带着哭腔,“要不.....要不跟院里人问问,看谁能匀点?”
“问谁?”
贾张氏冷笑,“阎埠贵家抠得像铁公鸡,刘海中家自顾不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