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汐在犹豫买精米还是糙米,精米实在是太贵了,买了米今天赚的钱一分都留不下。
糙米一石才五百文,精米一石要三两。
陈汐想了想,“糙米和精米各来一石吧。”
这样也不算亏待他们了,掺着吃吧,等有钱了再买精米。
徐掌柜脸上笑开了花,果然是大客户,“好好,二位稍等。”
林复白道,“你买这么多,怎么拿回去?”
“去找牛车拉啊,大不了多给点钱嘛。”
牛车也才二十文而已,自己推得推到什么时候去,她买这么多,让掌柜的帮忙搬一下也没问题的。
很快,伙计便扛着米出来,当着陈汐的面过斗。
称好后,她让掌柜帮自己搬,掌柜自然是满口答应了,反正是伙计搬,又不是他搬。
伙计果然力气大,一百多斤的米,直接扛了起来。
陈汐看向林复白,示意他搬剩下的那一袋。
林复白立马将拳头抵在唇边咳了起来,一下子变得虚弱起来了,“风寒还没好,你确定要让我搬?”
陈汐扯了扯嘴角,分明就是想偷懒。
“行了,那你在这里等着伙计回来搬吧,我去找车。”
陈汐丢下他往外走,来到镇口,熟悉的牛车停在那里,上面就两个人。
陈汐和黄伯说下自己要拉货,黄伯巴不得早些回去,当然也不会拒绝。
很快,林复白和伙计扛着最后一袋米过来,装好车,便出发往村里走去。
陈汐心里琢磨着,来回跑实在是太麻烦了,若是有银子,在镇上买个宅子就好了。
其实这段时间她赚的也不少,只是没存下来罢了。
资金就是得流动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银子,眼下的情况是只流出去,没流进来。
不过她相信,等工坊,不,等作坊开起来了,正常运转之后就会好很多。
回到杏河村,这次林复白就偷不了懒了,只有他能扛。
这家伙分明有力气,能扛得动,非要偷懒。
黄氏正准备烧午饭,打开自家的米缸,里面已经颗粒不剩了,不管是粟米,还是粗面,全都没有了。
陈汐拿出来的那些粮食几日前就已经吃完了,这几日她用的自家的粮食。
可惜人太多了,他们自己留的粮食还没坚持到三天。
陈汐已经让他们吃了这么久,她拿出一些来也不算什么,就怕大家知道了,便不那么积极干活,耽误了陈汐的正事儿。
想了想,黄氏来到吴氏屋里,拉着她到里屋,小声说,“娘,你这里还有粮食吗?”
“是吃完了吗?”吴氏问道。
黄氏点点头,忧心忡忡地说,“是啊,早就没有了,我那里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郑氏昨日还说她饭煮少了,大家都不够吃,那话的意思好像在说是她把粮食藏了起来。
殊不知黄氏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
吴氏叹了口气,转身去屋里搜了一圈,也就找出来半袋粟米。
“我这里也只有这些了。”
吴氏比黄氏更愁,一家人好不容易凝聚起来,要是因为不够吃,最后又人心涣散,那不是又回到之前去了吗?
先前老四答应教老大老二做木匠,如今三天两头不见踪影,还让老大老二去干苦力。
说是五百文一月,可到现在还没见到钱的银子呢,要是再连饭吃不饱,老二家怕是又要多想了。
“这些也不够吃两顿的,这可怎么办。”黄氏叹了口气。
正纠结着,郑氏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嫂,粮食不够了咱们找四弟妹去啊,在这嘀咕什么呢。”
她这几日的确怀疑老大家偷藏了粮食,方才见到黄氏偷偷摸摸来找吴氏,便悄悄跟了过来。
结果是粮食不够了,她想的也简单,直接找陈汐要不就行了。
黄氏道,“可是我不知道去哪里找啊,再说了,咱们这几日也没做什么,就这么去找他们也不太好吧?”
郑氏道,“有什么不好的,这几日我们早出晚归,去摘了那么多花,这不算干活吗?”
吴氏道,“你们摘的那些东西,拿出去卖能卖几个钱?加起来也不够咱们这么多人吃一顿的。”
“我说娘,是她让我们去摘的,要是有别的活给我们干,我们又不是不干?可她没有活儿干啊,这也怨不得我们不是?
既然说了管饭,没吃的找她就是了,这也没什么不妥吧?”
郑氏说的也没错,是陈汐答应管饭,不管是摘花,还是去锄地,都是陈汐吩咐的,她们照做了,陈汐也得履行承诺。
而黄氏和吴氏则认为,他们干的活不值钱,拉不下这个脸去找陈汐要,即便陈汐不给粮食,那也是应该的。
正是因为这个想法,她们才会挨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