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受限于现在的芯片技术,并不能对所有类型的音乐都兼顾。
所以只能针对受众最广,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同时最愿意分享(炫耀)前沿产品的流行音乐受众群体做了单独的调试。
“这个东西,你们准备抢...卖多少钱?”许远培举着随身听看向蒋震廷,差点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本体配上一套耳机和几首歌曲,预估售价是150美元。”
这不是什么商业机密,蒋震廷也不避讳。
“150美元?就这?”许远培又看了看手中这半个巴掌大的东西。
他也清楚实验室样品和落地的商品之间成本差距是巨大的。
“150美元是最终售价,中间还有运输、仓储、营销广告的费用,这么一个产品我们红星电子也就只能赚2,30美元而已。”
这就是工业,单个产品的利润是极低的,全靠量来保证收益。
这还是因为蒋震廷能靠积分兑换图纸,节约了绝大部分的研发费用。
否则算上恐怖的研发费用,这样一个产品不卖个十几万、几十万台,连研发成本都收不回来,更别说盈利了。
“2,30美元还嫌少?你知道我们出口的那些纺织品,好多都是贴钱换外汇吗?”
许远培行刻在骨子里的教师基因觉醒,忍不住吐槽道。
但也就是说说而已,拿纺织品和红星电子的产品做比较,太不严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两样东西,根本没法做对比。
“你们那些产品,一个月能卖多少啊?”许远培依旧好奇的问道。
“如果随身听销售稳定的话,加上前面两个产品,一个月能一共出货100万台左右吧。”
蒋震廷继续为许远培提供一点宣传资料。
尽管许远培早有了准备,但还是被惊到了,怪不得蒋震廷开口就是多少亿美元。
这红星电子的东西也太暴利了!
就都按随身听来算,20美元的利润,每月卖100万台,一个月利润就是2000万美元了。
更别说这其中的流水了。
对于华夏来说,外汇的流水可比这些利润重要多了。
10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太便宜了?
许远培的眼珠子又开始转动起来,这近在眼前的大腿,必须得稳稳抱住啊。
“蔡教授,这次太感谢了,不过可能后面还得麻烦你又到我们工厂走一趟,帮忙把这些技术落地。
顺便也看看我们研究所那边给你留的新房子,现在刚通风完,没异味了,合适居住。”
蒋震廷看着许远培的模样,就知道他又在想条件了。
这种为了公家掉进钱眼里的学者,最是厚脸皮,这次不能再给他开出更好的条件了。
不然下次再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都不知道要送些什么了。
“好,我收拾收拾资料就能走。”蔡教授笑呵呵的应着。
“许校长,我们可就先走了啊。图书的事,过段时间还要麻烦你来参加个剪彩仪式啊。”
蒋震廷拿书的事堵住许远培的嘴,就直接开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