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782章 蜀王的觉悟

第782章 蜀王的觉悟(1 / 2)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市长大人蛊真人诡秘之主宿命之环大王饶命神秘复苏离婚之前一醉经年轮回乐园妻子的秘密

"另外,本官还收到了贵州的消息。"

心事忡忡的朱燮元并没有给予众人太多的讨论时间,其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凝重:"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近几日兵马调动频繁,似有蠢蠢欲动之意。"

"为保贵州无虞,李巡抚已是陈兵织金关,并下令贵阳府城戒严了。"

贵州地广人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省内土司的情况比四川和云南两省还要复杂,尤其是那水西安氏和水东宋氏,更是云贵川三省人尽皆知的大土司,实力不容小觑。

"朱大人,"在官厅众人错愕眼神的注视下,坐在上首的"蜀王"朱奉铨也忍不住出声道:"这些土司们向来是瞻前顾后,深谙生存之道。"

"我等的动作越快,这贵州的土司们越是不敢轻举妄动,否则云贵川危矣。"

如今云南的局势已是趋于明朗,这贵州土司之所以迟迟没有亲自下场,恐怕便是因"山高路远",觊觎贵州本省的土地所致。

"王爷,真知灼见。"

或许没有料到在众人印象中只知晓纵情声色,利用手中权柄敛财的"蜀王"竟然也能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人满为患的官厅中足足沉寂了数秒,方才响起了后知后觉的惊叹声。

自成祖朱棣靖难之后,这大明的藩王们便是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吉祥物",除却所谓的"太祖高皇帝血脉"之外,再没有半点政治权利。

为了消磨时间,也或者是为了"自污"以降低中枢的猜忌,分封至各地的藩王们纷纷将精力用于"敛财"或者醉情声色,对于地方上的政务冷眼旁观。

例如眼前的"蜀王"朱奉铨便是在袭爵之后,醉心于"美酒美人",将府中的大权悉数交予世子,并因在"奢氏之乱"中"目无君上",被天子降爵为"郡王",至今未曾恢复。

看样子,在"降爵"成为郡王的这几年时间里,已是六旬高龄的蜀王朱奉铨私底下也是一直没有闲着,否则断然难以对西南土司的境遇拥有如此清楚的认知。

"土司畏威而不怀德,吾等唯有速战速决,方才能够让那贵州土司偃旗息鼓,否则一旦昆明不靖,贵州土司必反!"同样是诧异的瞧了一眼胸口不断起伏的蜀王朱奉铨之后,四川巡抚朱燮元便轻咳一声,打破了官厅中诡谲的沉默。

蜀王朱奉铨的身份敏感,今日亲自至此,估摸着也是为了向京师那边"示好",表达对于西南局势的重视。

"巡抚大人所言甚是,事不宜迟,还请即刻传令龙安府和重庆府,卑职愿率领麾下标营赶赴叙州府与京营汇合,星夜驰援云南昆明。"

在朱燮元的"感召"下,老将秦邦屏的思绪也重新回到了官厅之中,并义不容辞的主动请缨道。

天子皇恩浩荡!

三年前,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兵败身亡,他作为"京营总督"却没有被天子即刻召回京师辅政,而是以"石柱宣慰同知"的身份留在了这成都府。

一时间,谣言四起,不少人都说他秦邦屏失去了"圣眷",明里暗里的冷嘲热讽萦绕在耳旁。

不过就在他自己都即将陷入迷茫的时候,宫内权柄仅次于"内相"的御马监提督魏太监却是亲临成都府,并且带来了天子的亲笔书信。

在信中,天子耐心的向他解释了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他召回京师辅政的缘故:西南土司死而不僵,卿家当亲自坐镇,以防不靖。

时至如今,天子一语成谶,云南土司起兵叛乱,他也该履行自己的"责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饥荒年:上山打猎带娇妻粱肉满仓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隋唐:十倍吕布战力,杀穿高句丽红楼大官人北军悍卒我,大明天子,打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