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面上保持平静,但林向安内心却波涛汹涌,一是摸不清这位学政的态度?
学报的内容,每一期他都仔细审稿后,才定下的,他都非常谨慎,就怕犯忌讳,让人钻空子的。
宋道衡轻轻点头,似乎在思考什么。
片刻后,他才继续开口。
“本院巡考三府,见多了生员结社,但能将程墨、房稿、时务策汇编作‘学报’者,尔等实属首创,倒是挺有想法。而且自发组织,定期出稿,实属不易。”
语气不紧不慢,仿佛在肯定林向安等人的创意,同时又带着一丝略显感慨的语调。
林向安站立一侧,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想来并不是训斥。
他沉稳地低头,轻轻答道。
“多谢宪台夸奖。学报的事,确实是同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只是在其中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宋道衡轻笑一声,微微摆手。
他让人叫林向安来时,已经询问了周教谕关于学报具体的情况,学报限量,价格低廉。
但被传到外地,因为稀少,被人高价抢买。
“这份学报,不止在你们县学卖,本院听说,周边不少地方更是重金求买,能流传这么广,显然不是偶然。”
说到这里,他忽然停顿了片刻,目光锐利地扫过林向安。
这学报一看就是要费不少时间精力,定价低廉,显然不是为了赚钱。
宋道衡轻轻扬起眉,眼中露出一丝兴趣。
“不过,我倒有些好奇,你办这学报的初衷是什么?”
林向安微微一愣,心下略有思索,随即抬头与学政对视,语气平静如水。
“学生考上生员后,常与同窗探讨学问,虽有所收获,但往往也局限于我们这些人的视野。便想着,若是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思想的碰撞定能激发出更多的火花,大家也能从中受益。”
他顿了顿,目光微微低垂,“除此之外,学报中的稿件都有报酬,这样一来,也能给学子们提供一份额外收入。”
宋道衡的目光更加锐利了几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随即又带着几分审视。
他沉吟片刻,眼角微微勾起一丝淡笑,缓缓开口。
“你倒是沉稳,与许多年轻学子相比,倒显得不那么急功近利。年少之时,许多人都急于争取眼前的荣誉,然而你却能在众多考生中保持这样的冷静和胸怀,倒让我感到些许意外。”
ps:我查资料才知道,古代对大人的称呼非常讲究,五品以下的不能称呼大人,若被人举报,有可能会被严惩。
比如七品知县:是县尊老爷。
四品和五品被条件性称呼大人。
而这里的学政被称为宪台,称呼是最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