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本身是个文臣。
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他带兵剿过流贼,守过城池,还监督过大运河的漕运。
此人虽武功平平,但精通兵法,且实战经验丰富。
当顺军的两万大军簇拥着120辆云梯车接近城墙的时候,史可法丝毫不慌。
他有丰富的经验应对顺军的攻势。
史可法在每个垛口后面安排了六名士兵防守。
其中含四名长枪兵和两名遂发枪兵。
只要敌人从垛口处一冒头他就会面临至少两支长枪的捅刺。
城墙上的垛口只有半米宽。
顺着云梯登城的士兵几乎没有躲避的空间。
十个爬入垛口的士兵正常情况下会有七八个直接被城墙上的长枪兵给捅死。
除非是有三品武者或二品武者那样的高手能偶尔在城墙上立足。
这样的高手在城墙上坚持的越久,他身后涌上来的士兵越多。
而史可法鸡贼地在每个垛口处安排两名遂发枪兵就是为了防止类似的猛人作怪。
什么三品武者、二品武者的。
遂发枪兵在近距离上直接照着对方的头来一发。
你猜猜有几个能活下来的?
几乎没有!
所以说,史可法这个四加二的防御阵型杀伤力十分巨大。
90%的顺军士兵登上城墙后都是送。
那还有10%真正的高手和幸运儿要如何处理呢?
答案是派明军的高手去灭杀!
城墙上每隔几十米便有几个明军高手监视。
一旦敌人的高手在城墙上兴风作浪,他们就会冲过去将对方灭杀。
从理论上来讲,史可法的防御手段几乎是不可攻破的。
假如城墙真的被攻破了,那一定是疲劳战术起了作用。
再完美的阵型也经不起时间的消耗。
这要是顺军连续攻上个几天几夜,而明军又没有足够的兵力轮换。
那还真有可能让顺军钻了空子。
而在短期内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攻城战开始后,李自成亲自来到城下观战。
后营将军李过扬着马鞭说道:
“陛下请看,我军每时每刻都有千人登云梯作战。
城根处还有更多的流民撬砖刨墙。
如此密集的攻势,相信用不了多久明军就会承受不住!”
李自成不接李过的话,他对困难的准备更加充分。
北京城的明军明显要比他之前遇到的所有明军都难搞。
要是破城像李过说的那样容易,李自成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李自成:“做好苦战的准备吧!
多安排几个攻击轮次,中间不要出现断档。
你自己也没必要一直在这里守着。
以朕来看一天之内破城的几率不大!”
“啊!”李过心说不能吧。
120辆云梯车齐上阵,每辆云梯车上有三架并排的云梯。
这就相当于是360具云梯搭在了城头。
加之顺军这边根本不考虑伤亡数字。
这要是十二个时辰都攻不下来就他喵的怪了!
李自成:大侄子啊,你还是太嫩了!
大明首都跟其它的城池能一样吗?
李自成扔下一句“保持住攻击密度”后便回营休息去了。
不服气的李过很快遭到了现实的毒打。
他死死地盯着城头。
眼看着两三百人顺着云梯登上了垛口。
然后便是一片尸体摔落城下。
再上去两三百人,然后又是两三百具尸体摔了下来。
顺军根本就无法在城墙上立足。
偷偷躲在城根处撬砖的流民士兵也没给李过带来多大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