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原本很压抑的会议室,猛地哗然一片。
除了CEO、3位VP和财务总监崔啸,其他与会者纷纷窃窃私语:
“渠道部没了,销售都在干业绩,谁卖的超融合?”
“我记得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连续发生重大故障,产品线人都走了吧?”
“你没看这两个月邮件么?超融合连发两个很给力版本……”
“想起来了,有个版本解决了历史累积的150个问题,还有个版本解决了安装和性能问题,一个研发搞定的。”
“但是,没人卖他们啊……”
“宋总,你们卖超融合么?”
“齐总那边呢?”
十几束目光朝王霁望去,都是肯定、赞许,夹杂着疑惑、惊诧。
只有一束不同。
雷凡忽然开口:
“我有个疑问,超融合接连两次重大事故,去年还赔了300万,难道二季度他们挣了400多万毛利?”
语气里,夹杂着明显的不忿。
他分管的大数据产品线,因为不达100万毛利,要被裁撤。
容器产品线,因为毛利没有覆盖3倍成本,要裁掉2人。
损失惨重!
到现在仍十分不满。
江耀辉解释道:“超融合团队彻底重建,让他们背历史负债是不公平的,所以二季度之前毛利、成本清零。”
超融合的情况,与会管理者都清楚得很,确实是彻底重建了。
一个从云产品调来的研发,充当acting manager。
一个从原产品部拆解出来的产品经理,入职仅2个月。
一个23岁,一个不满24岁。
其他人都散了。
这不叫重建,什么叫重建?
众人默默点头,雷凡却依旧不依不饶:“哪个团队没有历史负债?哪个团队不是重整过的?为什么他们特殊?”
一抹愠意爬上江耀辉眉尖。
他狠狠瞪了眼雷凡,这位研发二级部门的属下,竟然公开顶撞自己!
冷冷道:
“你想要公平是吧?”
“可以啊!”
“把你的团队全部裁掉!”
“给你留2个人,一个季度时间,我算你历史记录清零,重新核算成本和业绩,怎么样?”
“或者,就给你按单季度算,专挑你二季度的业绩评判,怎么样?”
由于预算、压货等原因,B端产品通常四季度收入最高。
如果单算二季度,所有产品线的业绩,其实比全年1/4要低。
而工资是固定发的,成本实打实是1/4,这么算只会更惨。
雷凡立刻闭嘴。
真理永不缺席——
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
江耀辉轻蔑一笑,向后排挥挥手:“王霁,你分享下经验吧!”
会前打过招呼,作为唯一正向盈利产品,王霁要做简单分享。
目的,是给研发长脸。
整体扳回一城。
会议室目光刷地又汇聚过来,王霁不免有些紧张,清了清嗓。
调整情绪后开口:
“其实也不单靠我们……”
“销售同事,尤其是金融一部飞总团队,非常非常给力……”
“我和胡嘉怡在4月初做了规划,计划用包销方式做成2单,以完成业绩。”
“为此,我们要解决3个问题……”
将3个月来的工作侃侃而谈。
除了讲清楚自己和胡嘉怡的工作、项目从哪里来的,也顺便感谢江耀辉和于启明。
如果没有他们支持,高性能版和包销模式批不下来。
182万毛利,92万是压哨进的。
6月下旬,黄瀚飞给王霁发消息:
“答应你的事,出了点意外……”
“本来以为只做12万那个单,结果我们组有两个小姑娘,又做了3单!”
“两个单子小,一个3万、一个4万,还有个9万,加起来16万。”
“正要跟你说……”
“今天又来一单!”
“有个刚来的销售叫屈鹏万,小伙子上次听你们讲超融合,很感兴趣,悄悄在跟进代理商,都没跟我讲……”
“临到月底,居然啃下一个邻省的包销单,50万入账!”
“太意外了……”
“我总共给你78万。”
“够意思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