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省政府官员也纷纷表态,认为改革不能一刀切,应该在执行过程中做出适当调整。
财政厅厅长邱建国则态度坚决:“财政改革才刚刚取得初步成效,如果现在对方案进行调整,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在会议上,大家的意见产生了激烈碰撞,一时间难以形成统一决策。
---
顾晨的应对
面对这一局面,顾晨知道,自己必须迅速行动,防止财政改革被削弱。
当天晚上,他召集财政厅的核心团队开会,研究对策。
“地方政府提出的要求,表面上看是合理的,但实际上,他们还是想要恢复对财政资金的绝对掌控。”顾晨分析道,“我们不能让改革的成果被一点点侵蚀。”
王炜点头:“厅长,那您的意思是……”
顾晨沉声道:“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但必须设定明确的条件。比如,可以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主权,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在财政信息化管理系统上接受监管,并且所有资金流向必须公开透明。”
经过一夜讨论,财政厅最终形成了一份新的方案,并迅速提交给省政府。
---
最终的定夺
第二天,省政府召开会议,最终讨论财政改革的调整方案。
顾晨在会上详细汇报了财政厅的建议,并强调:“财政改革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可以在执行方式上做出优化,但绝不能削弱改革的核心目标。”
在他的坚持下,省政府最终决定——财政改革的方向不变,但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资金使用方式,但必须接受省级财政监管系统的监督,所有财政数据必须透明公开。
这一决策,既满足了地方政府的一部分诉求,又确保了财政改革的核心不被动摇。
---
仕途的微妙变化
会议结束后,邱建国走到顾晨身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得不错。”
他随即低声道:“最近听说,省里可能会对财政厅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你要做好准备。”
顾晨心中微微一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改革成功,他很可能会被提拔,进入更高层级的决策圈。
与此同时,省政府内部,一些高层官员开始重新审视顾晨。
“这个年轻人,确实有能力。”一位省委领导低声说道。
杜永年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是啊,有能力的人,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顾晨不知道的是,他的仕途,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