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的态度
朱洪波的电话打出后,市里很快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会议的核心议题正是青河县的财政改革与近期的政治风波。
“青河县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朱洪波坐在主位,语气平缓,但目光深沉,“特别是顾晨,作为县长,他的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市里的整体战略?是否存在过于激进、甚至引发风险的可能?”
坐在会议桌另一端的市纪委书记周正清缓缓开口:“改革必然会触动利益,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青河县的财政管理并无明显问题,顾晨在操作上还是比较稳妥的。”
财政局局长李国强点头:“省里的检查组也没发现重大问题,说明青河县的账目是清楚的。不过,举报信的出现,说明县里还有不少隐患。”
“隐患?”朱洪波轻轻敲了敲桌子,目光扫过在座众人,“你们觉得,这个隐患是顾晨,还是青河县原有的利益格局?”
会议室内一阵沉默。
省委的风向
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也开始关注青河县的局势。省委书记陈怀东在与组织部部长周文涛的一次谈话中,特意提到了青河县的问题。
“青河县的这场改革,很可能成为一个风向标。”陈怀东语气深沉,“如果顾晨能扛住压力,成功推进改革,那么对全省的财政管理将是一个正面的示范。”
周文涛点头:“但他也确实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市里的一些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会轻易让步。”
“所以,市里的态度很关键。”陈怀东意味深长地说道,“朱洪波如果聪明,就不会站在改革的对立面。”
顾晨的抉择
青河县政府大楼,顾晨静静听着王立的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