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青河县政府举行了一场专题新闻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顾晨直接向外界公布了青河县过去三年所有重点项目的财政数据,并表示:“我们欢迎任何形式的监督,但希望所有的监督都能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政治目的。”
这句话一出,现场的记者纷纷侧目。所有人都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他在暗示市纪委的调查并非单纯的财政审计,而是带有某种政治意图。
当天,这场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许多网民和媒体开始关注青河县的财政改革问题,而省里的一些高层领导也注意到了这场博弈的微妙变化。
很快,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副部长向青河县打来电话,询问市纪委调查的具体情况。
这一举动,让朱洪波等人感到了压力。
---
省里的关键决策
市委的计划受阻后,朱洪波立即赶往省城,试图游说李建华对顾晨进行政治调整。但李建华在听取多方意见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召开了一次小范围会议,讨论青河县的财政改革及干部调整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李建华对青河县的财政改革表示肯定,但也提出了一点疑问:“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否考虑到地方的承受能力?毕竟,改革不仅仅是财政账目的变化,还涉及到整个地方经济生态的调整。”
在场的一名省委常委缓缓说道:“顾晨的做法虽然激进,但方向是对的。现在的问题是,市里和青河县之间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李建华点点头:“那就让组织部拿出一个方案吧。”
这句话,意味着省委将直接介入青河县的人事安排,而不是完全交给市里决定。
---
仕途的关键抉择
几天后,省委组织部正式向青河县下达通知,要求对县领导班子进行适当调整,同时要求顾晨进省城述职。
这次述职,极有可能决定他接下来的仕途走向——是继续留在青河县,还是被调往其他更重要的岗位。
临行前,顾晨站在青河县政府大楼的门口,望着远方的晨曦,心中无比清楚——这一战,他必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