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河县的财政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顾晨知道,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真正的危机远未解除。省纪委的检查虽然没有找到实质性问题,但市里的对手并未罢手,而是将战线拉长,准备下一轮攻势。
与此同时,省委内部对青河县的财政改革也产生了不同意见。一些领导认为顾晨过于激进,破坏了既有的利益格局,而另一些领导则支持他的做法,认为青河县的改革是全省财政治理的一个良好示范。省领导李建华的态度,成为了这场博弈的关键。
---
省里的博弈
省纪委检查组离开青河县后,立即向省委汇报了情况。报告中明确指出,青河县的财政管理基本合规,虽然有个别历史遗留问题,但总体上并不存在严重违规情况。
这份报告让朱洪波等人感到不满,因为他们本希望借此机会对顾晨施压,甚至将其调离青河县。但省委书记李建华在听取汇报后,并未做出明确表态,而是让组织部对青河县的干部调整问题进行进一步评估。
这意味着,顾晨的仕途变数仍然存在。
---
市委的反击
就在省纪委报告刚刚提交的第二天,市纪委突然宣布,对青河县过去三年的某些重点项目进行“专项审计”,理由是“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这次行动由市纪委书记王绍军亲自负责,而他正是朱洪波的亲信。
王立连夜将消息带到顾晨的办公室:“顾县长,市纪委的行动很突然,之前毫无征兆。他们这次的目标很可能是‘青和国际商业中心’的土地出让资金。”
顾晨目光一沉:“市里是想绕开省纪委的调查结果,自己来找问题?”
“很有可能。”王立点头,“而且,市纪委比省纪委更容易受到市委的直接干预。如果他们一定要挑刺,恐怕会找到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地方。”
顾晨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沉思片刻后,回头道:“既然他们要查,那就让他们查。不过,我们也不能被动挨打——立刻通知财政局、审计局,全面梳理所有相关项目的数据,务必做到无懈可击。同时,联系新闻媒体,准备一场公开会议,把我们的财政透明度再次推向前台。”
王立眼睛一亮:“您是想借舆论压力,倒逼市里收手?”
“没错。”顾晨冷静地说道,“市纪委如果真的是为了财政透明,那我们就让透明度更进一步。但如果他们有其他目的,那就让所有人都看清楚。”
---
公开亮相:顾晨的强势回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