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从这个角度攻讦,估计才是其他报社没发的原因。
可只要发了,问题就没了,也不枉费这段时间他一个题材,写好多篇新闻稿,弄得脑子都大了,其它稿子都为此停了。
坑人的活想要干成,是真不容易。
总之,酒厂这里价格高,肯定会去酒厂。
酒厂不成,肯定会去药材收购站。
他提前收钱,也是让药材收购站给不收蝎子的合情合理缘由。
而之所以是“三百斤”,不是两百斤也不是四百斤,也是他根据抓蝎子的速度计算天数,让酒厂对外放消息时卡时间。
没这个时间,老蔡头和廖师傅又怎么会挪用公账和借高利贷呢。
两人最后没办法,必然会察觉到一些问题,来找孟钱多。
他们的意思是,你孟钱多是许灼的小弟,许灼又从药材收购站结了账,他有钱,我们逼迫你,你去问他要钱,把蝎子卖给他。
这才有了许灼为孟钱多准备好的“报警”这一条。
那么,他们为了止损,也只能用三百多斤蝎子,换五千块了。
“老孟,这些蝎子你是三十块钱收的,我算你四十块钱,可以吧?”
“许哥,要不你还是三十块钱收吧,四十块钱太多了。”
这个时代人淳朴就淳朴在,大家贪小便宜,但对大的财富都有一种畏惧。
这种畏惧,因为计划经济的乱想,几乎是刻在这个时代人骨子里的。
许灼道:“三十块钱一斤收,你也能赚不少。毕竟你是小两百斤卖了五千,等于是两百斤换了三百斤,现在又用三百斤卖我。但是这个钱,你得拿着。养殖场今天建成了,明天会有大量的笼子什么弄进来。到时候我会从你手头收购所有兔子什么的。我说过,要给你一份活计。养殖场的股份,你准备好钱,买一部分,当这地方的股东。同时,土坯房也不要放弃。回头等机会,去村委申请一下翻新。用这笔钱翻新一下,照着我的养殖场翻新。”
“两头、两头当老板?这、这这这……能行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孟钱多更加害怕了,这比投机倒把问题还大,就是资本主义啊。
“在你村里,你是个体户,在我这里,股东也不止你一个,怕啥?”
有了许灼的劝慰,孟钱多这才放下心。
在许灼示意下,他带着人把这些晒干的蝎子拎到客厅里头,许若谷给他拿了钱,写了条子,签字按手印,这才算交割结束。
出手给老蔡头是五千多,转个身到手是一万两千八!
孟钱多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整个人都激动得有些恍惚。
“事情还没激动呢,你激动个啥?最后这件事不做,你手里的钱就是个危险。千万别露出来,就是你徒弟也不能看到。”
许灼一阵关照,给他提了个醒,然后把一封信交给他。
孟钱多接过信点头道:“我这就去办。”
信,是匿名举报信。
他回去放好钱后,立马骑着自行车跑去镇上,找了师父郭昆。
本来想让师父把这信给郑新国的。
没想到郭昆正和郑新国吃饭,在聊“砖博会”的事。
他就连忙把事情说了,把举报信给了。
“大哥,你辛苦下,立马跑一趟。”郭昆见状立马说道:“老三的事耽误不得,省得他夜长梦多。”
“好。”
郑新国也是这个意思。
当场离席,去镇公社找了老上司谢强军谢干事。
也没说多的,就说得到了一封群众的匿名举报信。
谢干事拆开信一看,顿时皱紧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