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天子只想要享受也不是不行,甚至许多皇帝都是这么做的——但这种做法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从来都不可否认。
可能运气好一点,那这个只想要享受权力的皇帝可以快乐终老,不会遇到什么真的大问题;但也可能运气差一点,这个只想要享受权力大的皇帝就会遭遇生死亡国危机。
而赵佶所处的环境,显然不是他可以随意只享受权力的境况。
对内,或许还好一点,北宋的军力还是可以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的;但是对外却完全不同。
如果赵佶这一次在接受了张觉的投靠后,真的表现得足够强硬,展示出了自己和宋朝的坚决态度,那么情况可能会不大相同。
一来,金国未必会在现在就立刻进攻宋朝,那么宋朝这样的表现,反而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人心——张觉一家的,新到手的几座城池的,郭药师和常胜军的,宋朝内部的,以及,原本属于辽国但现在被金国控制的地区和官员的……
不要小看人心这种存在啊!
张觉一家真正归心,新到手的几座城池也真正归心——这些城池可和燕京不一样,是有自己的财富和人口的,未尝不能建设一番,作为宋朝的第一道防线,即便最终还是会被攻破,那也可以为后方的宋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应对。
郭药师和常胜军,本来就是从金国投奔而来,那么这些人如果能够进一步归心,当然也是更好的。
宋朝内部也不用说,在这种可能会和金国发生正面冲突和战争的时候,内部能够更加信任赵佶这个皇帝、凝聚力提升从来都不是坏事儿。
至于说原属辽国的金国官员和地区,那意义就更加重大了……
这些人原本都是辽国的臣子和百姓,虽然辽国被灭亡了,他们选择了归降或者被打了下来,但是这些人之中难道真的没有一些心里面并不甘愿?真的没有一些心里面宁愿投靠宋朝也不愿意归于金国的?
刘邦相信,还是有这样的人的,人数应该也不至于太少——该说不说,宋辽之间确实是和平了许多年。
如果宋徽宗表现出了足够的态度,那么说不定就能引得这些人采取实际行动,效仿张觉,要么自立要么直接投靠宋朝。
这样一来,这就是直接在金国内部放火啊!能够引发的风浪和动荡绝对不小。
而内部不稳的金国,很可能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继续对宋朝威胁或者动手——宋朝面临的危机得以降低,反应的时间得以增多,可以做出更加充足的准备……
同时,宋朝也可以继续支持这些人,让他们能够在金国放更大的火、放更长时间的火……
总而言之,如果操作得当,那么赵佶如果能够坚持强硬表态,不是没有好处的。
此外,就算真的选择交人,那么至少也应该是打过一仗,宋朝真的打不过对方,那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更能让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