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金朝一直在催逼,在压力之下,时任燕山府安抚使的王安中觉得,不如“给”金朝一个张觉好了。因此,他杀了一个长得很像张觉的人顶替,交给了金朝。】
【……这种做法,也不能说完全不行吧……】
【但金朝识破了王安中的冒名顶替——这一点,也不知道王安中办事儿不够仔细,以至于露出破绽,还是说金朝火眼金睛,亦或者金朝就是单纯地诈一诈王安中和宋徽宗……总而言之,金朝表示,你们宋朝这是冒名顶替,既然你们不给,那我就要自己出兵来拿了!】
【金朝一宣布要出兵,宋徽宗立刻就软了。】
【他当即下了密诏,杀了张觉和他的两个儿子,把父子三人的头颅送给了金朝。】
【而宋徽宗这个做法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原本收容张觉的郭药师非常寒心,他觉得宋朝毫无道义、薄情寡恩:“难道日后有朝一日,有人要我郭药师的头颅,宋朝也要交出去吗?”】
【自此,郭药师和他手下的常胜军丧失了对宋朝的信任,不愿意为宋朝效力了。】
【当然,受到影响的其实不只是常胜军和郭药师,宋朝其他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特别是军中,对此的触动就越大——张觉虽然原本是辽臣,但是他带着三座城池归降宋朝,还已经和金朝公开决裂,宋徽宗要先是接受,随后金朝一施压就立刻服软……】
【这么做,还不如一开始就表示自己不愿意接受,不想开罪金朝,不想节外生枝呢!】
【况且,金朝这个施压还只是威胁说要出兵——可还没有真正出兵啊!就算最后真的要把张觉交出去,那起码也得宋朝和金朝碰一碰,实在不敌,再交人也算有个说法。你这八字还没一撇就交人算什么?】
【人家张觉投靠宋朝,就是为了能够保全性命,不然的话,对方为什么要带着城池投靠宋朝?结果宋朝竟然是这么个做派,这会让其他可能原本还想着投靠宋朝的人全部选择放弃,影响非常恶劣。】
【同时,对于宋朝内部来说,同样会让他们感到寒心——皇帝竟然就是这样一个德行,他们竟然有这样一个皇帝!】
“这确实影响非常不好……”刘邦非常嫌弃地道。
宋徽宗这种玩儿法,那是真的要失尽人心。
有句话说得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然,也可以说是一诺千金,同时,鉴于赵佶本人的身份,还可以使用天子金口玉言这种说法……总而言之,对于任何一个还想要保存自己的信誉、声望以及影响力的人来说,承诺这种东西,一旦许下就绝对不能轻易背弃。
要么,就不要许下承诺,这样日后做什么也不会有人据此指责;要么,许下了承诺,就一定要遵守,除非真的有什么天大的事情,重要程度远高于这个承诺。
放在赵佶和张觉这件事情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初如果听了反对这件事情的大臣的意见,拒绝了张觉的归降,那么自然后续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当初既然选择了接受张觉的归降,而且笑纳了张觉带来的三座城池,那么怎么能够就此选择把张觉父子杀死送给金国?!
天子,可从来不只是享受权力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