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面对李南征装傻卖呆的询问“锦绣乡做错了什么”,商初夏气的局部哆嗦。
“李县。”
韩道德及时跳出来,给商初夏解围:“我们争论了这么久,您应该都听到了吧?”
“嗯,我听到了。所以才惊讶,锦绣乡究竟做错了什么。”
李南征看向了韩道德:“道德同志,在座的各位!先别着急反驳我,听我给大家说一些数据。”
“好,你说。”
初夏很愤怒自己怎么就这么没出息,竟然因李南征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刺激的局部失控。
她迅速的再次冷静了下来,端起了保温杯。
竖起耳朵,冷眼旁观。
看李南征怎么狡辩!
李南征翻了几页小本子。
大会议室内,很快就响起了他的声音。
“锦绣南娇现有总员工,5720人。”
“锦绣草莓基地现有工作岗位,三千人左右。”
“锦绣基建队固定员工两百人,工程展开时可为社会提供数千、乃至上万的短期岗位!”
“锦绣运输现有司机、装卸工总计350人左右。”
“锦绣包装厂等集体企业,现有员工三千人左右。”
“现在我们不说其它的微小企业,只说民企锦绣南娇、集体企业锦绣草莓。”
“锦绣南娇有1500人在甘丹,现有的3220在锦绣乡。锦绣草莓三千人,全都在锦绣乡。”
“在这六千人中,有大约5500人,全都是长青县户籍。”
“其中三千人是锦绣乡本地村民,千人来自荷花镇,千人来自灰柳镇。余者来自长青其它乡镇。”
李南征说的太清楚了。
除了妆妆那个不识数的,现场所有人都能很快算出,锦绣乡各企业中的长青县员工占比,基本在90%以上。
“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产品快速的升级换代,科技含量的显着提高。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肯定会相应的提高。”
“我这样说,没谁反对吧?”
“锦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得持不断的吸引,综合素质更高的员工!”
“最最关键的是。”
李南征刻意停顿了下,扫视全场。
目光在刘剑斐的脸上,停顿了约有三秒钟。
刘剑斐——
下意识的缩了下脖子,垂下了眼帘。
李南征这才说:“谁来规定,谁又敢规定!我县锦绣乡的各企业,必须得招收本县的人?什么叫胳膊肘往外拐?就因为锦绣企业以前从灰柳、荷花等镇曾经大范围的招工!以后的每次招工,也必须得从这些乡镇?如果一次招工没有在本县乡镇,就成了错?”
升米恩斗米仇!
特指如果别人在某人困难时,给了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
可如果给他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砰!!
当李南征抬手用力拍案,怒声说出这句话后,现场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
“我就搞不懂了。”
“当锦绣乡大大小小上百个企业,都遵纪守法的做生意,缴税纳税时!包括商书记在内各位,只有为企业保驾护航的义务,却没有干涉企业发展的权利。道理如此简单,各位会不懂?”
“难道以后锦绣各企业走出青山,走出天东乃至走出国门,成了数万人的大企业后!员工,也得从长青县招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