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大治,那么就要让直接掌控和间接掌控这天下的官吏,清正廉洁,行光明正大之事!
张楚颔首点头,贪污腐败,这是每一个政权都要防备的大敌。
“孔夫子所言甚是。”
“而且,也不仅仅要要律令严明,约束官吏,更需陛下带头守法,恪守为君之道!”
“如此,为天下人做出表率,陛下一人之心,则可调动千万人之心也。”
“若是天下人见陛下喜爱纷奢,糜烂至极,自然就会纷纷效仿,但,若是陛下一心为公,贤明于天下田野之间,天下人定也会争相效仿,如此,天下定是会至清至明!”
说着,张楚抱拳,冲李世民重重行了一礼:“大唐初定,正如朝阳升起。”
“陛下锐意进取,勤勉节俭,虚心纳谏,此乃天下人皆知之事。”
“某家虽位卑言轻,但所见之官吏,比如司农寺上下,尽管有些瑕疵,但也大多都是肃然恭俭,莫不敦敬、忠信。”
说罢,张楚也望向了房玄龄,魏征,柴绍,李靖等人:“诸公也多是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不比周,不朋党,兢兢业业,恪守为官之道。”
“当然,这是某家自己的眼睛所看,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知全能,或许,有暗中串联结党者,可,在陛下威慑之下,不敢冒头,故,今大唐吏治尚且还算清明。”
张楚轻声说道。
孔颖达颔首,对曰:“然,此乃历朝历代之规律,王朝初创,皇帝威望如日中天,诸公亦然,但,只依靠初创之君臣震慑,又能维持多久?一旦威慑消退,宵小骤出,各大所谓世族门阀抬头,天下大治,定然崩殂之!”
孔颖达直言不讳。
他现在精神正处于亢奋之处,对于所谓的世族门阀可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谓世族门阀,在他眼中,也不过只是土财主暴发户罢了。
李世民双眸微凝,他自然懂得张楚和孔颖达的意思。
正如张楚所言,现在就算有世族门阀,但,大体上还都是听从朝廷之令,不敢肆意各自为政,可一旦他们这群人离去,大唐,又将走向何处?
看来,这世族门阀,拉长了看,终归还是弊大于利,之前想要和世族和平共处的李世民,心里,有些动摇。
长孙无忌见此,不由心中微惊,但,抬头看了眼张楚和孔颖达,终归没有说话,辩解。
毕竟,世族门阀究竟有什么能力,能影响什么,前朝结局已是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他咽了口唾沫,只求今日所谓的稷下学宫,赶紧结束。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陛下的抉择,绝对不会因为一场讨论,一次开坛,便随便决定,事后,世族门阀只需要展现出自己对王朝,对陛下的些许好处,就能再一次影响陛下的抉择。
“想要大治,教化百姓,人人为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欺骗,再无纷争。”一直沉默的玄空,也开口了。
他从佛家角度,阐述了大治之法。
自然,李淳风也不甘示弱,同样以对道经典籍的高深理解,讲出了自己对大治的想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虞世南双眸一亮,自也从儒学角度,搬出了圣人之训,毕竟,在这一块,儒家是无敌的。
裴行俭虽是年幼,但不卑不亢,这个时候,他代表民学站了出来。
毕竟,不论是民学医科何兴友,还是说民学民科吕亮黄平,在理论这方面都有欠缺。
裴行俭以民为题,以农切入,再具体于筒车,印刷,曲辕犁等物件,道出大治之根本,在于百姓,在于民!
张楚不断颔首。
李世民,李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眼眸颇为明亮,从中他们还真学到了不少以往他们不曾注意过的地方。
亦或者,他们从不同人口中,得出了不少以其他角度观天下的见解,这些对他们治理天下,处理政事,大有裨益。
“是啊。”张楚深吸口气。
“人人向善,为大治,忠孝仁义为大治,清静无为为大治,立根于民,为大治。”
“但,不论如何,这一切的根脚,就是在于民,在于百姓。”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些劝农之文章,他们的落脚虽也是在于民,在于百姓,只是,他们却不懂民,不懂百姓。”
“如此,到了现在,便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依靠百姓,接近百姓,深入百姓,了解百姓。”
“一言以蔽之,便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不论是吏治清明与否,还是说教化开明与否,亦或者说是激发百姓向善向佛之心,绝对都不能落在空谈,落在空中,必须必须,真抓实干的,扎根于百姓!”
“此,乃基础,也是,基石,也是,吾等学说为何称之为民学的缘故啊。”
张楚重重吐了口气,一字一顿的阐述道。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所有人的瞳孔,骤是一圆。
李世民嘴唇微干,谁都知道,想要繁盛,就要保持清明,惩处贪腐,严查枉法,但,这人人都知道的问题,却没有人指导,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李世民平常没少独自揣摩,思索,可,却总感觉脑海中有一团迷雾,困扰于他!
但现在,李世民突然惊觉,这句话,似乎是驱散迷雾,寻到根本之法的钥匙。
若是天下官吏,都真的做到了这十个字,那么,这天下,岂不是永远都是朗朗乾坤?
孔颖达眉角一颤,眉头紧蹙。
自己这些天,一直在思索,在考量,如何让儒学重新焕发光彩,浴火重生,蜕变成功,可,千百年儒学之辉煌,无人教过他如何对待儒学式微之事。
刚才,那些他们平日引以为傲的劝学文章,也被抨击的体无完肤,这让孔颖达更是焦躁。
但,当他心中重复过这句话后,却骤然惊醒,想要让儒学重新崛起,那还不容易么?
就是这般啊!!!
无他,因为民学就是这么做的,而民学已经验证了这十个字的效果,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民学依靠此言,犹如烈火燃烧燎原,如此,儒学想要重新崛起,那里还需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思索其他路子?
民学,已给他们走出了路啊。
跟着民学,深入百姓,便是儒学的浴火之路啊!!!
玄空,李淳风心中也都品味着这十个字,一时久久不言。
百姓!
民!
从中来,到里去!
若是把自己和百姓捆绑于一起,融合于一起,天下,岂不就是如同大江大河,任由自己遨游,任由佛道遨游么?!!!
正所谓,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
“哈哈哈······”
一片寂静下,李渊突然仰天长笑:“善,大善!此乃······大治之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