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p; 这对于整个倭国船队来说,是不可原谅的失误,他们在海面上暂时失去了机动性,很可能在之后的战事当中演变成溃败。
数万人,几百条船只的溃败,麻田履没有经历过,也永远不愿意经历,甚至于想象一下,都是对天照大神的不敬。
………………
两边的船队相遇时,唐军处于西南侧,这对倭国船队来说本来就很不利,当唐军船队转向,很快便能到达倭国船队的东南一侧。
海战的准备时间比较漫长,当然了,以当世的技术工艺而言,此时也很少会发生大规模的海战。
第一就是和草原差不多,难以在海面上发现敌踪,二来大家都以接舷战为主,这决定了海战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相互追逐,很难保证战果。
三来就是规模不够,大家你来我往很长时间,不定打着打着势弱的一方就没了影子,你还得满世界去找他。
而这些都在两国船队骤然相遇的那一刻全部补足,这是一场标准的海上遭遇战,因船队规模庞大的缘故,谁也不可能躲避。
………………
倭国的船队终于动了起来,可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先机。
杜伏威可不管什么倭国不倭国的,也从来没有擅起边衅的概念,当他认为倭人是去帮助百济攻打新罗,与自己此行相悖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开战。
不管对不对,打过再说,在长安待了这么久,他的思维中还是充满了匪气……
各队旗舰上高高竖起的日月星辰旗为船队指名着方向,船队在海上划了个漂亮的弧线,抢占到了顺风位。
此时倭人的船队还在艰难的转向,甚至聚集到了一处,庞大的船队这一刻看起来臃肿而又行动迟缓不说,还有着明显的慌乱,正是最好的攻击目标。
“击鼓,升帆,保持队形……”杜伏威兴奋的抽出了腰间的钢刀,在船头用力的挥舞,下达了最后的攻击命令。
此战必胜,别看倭人船多,在杜伏威眼中都是扯淡,自他率军出海以来,就没见过一条船能跟自己的战船相比的。
不论大小,还是坚固程度,甚或是海上的行进速度,抵抗风暴的能力等等等等,他在江都得到的大船都占据了绝对优势。
就是转向能力稍微差了点,不如小船来的灵便,可小船在如此大船面前,你占了上风头又能怎样?
一旦相遇就好像在攻城一般,你只能仰着脑袋跟咱说话,吐上一口吐沫都能砸死几个……
……………………
唐军战船之上,隆隆的战鼓声骤然响起,这是全力进攻的信号。
当战事进入到这个阶段,和陆战就又差不多了,船只将努力保持队形,最多也就是跟随在旗舰身后,任何的指挥都在最大程度失去了作用。
船只陆续升起满帆,借助风力,开始全速前进。
王雄诞率领前军在前,文士弘,陈凌两人率领所部处于左右,西门氏本来率领后军,此时已前进和杜伏威的亲军汇合。
整个船队呈现出明显的锥形,向倭国船队发起了进攻。
此时的倭人已没有任何的选择,他们在仓促之中同样摆开了简单的阵型,因为处于逆风,他们无法张帆,只能尽力的靠人力划桨向敌人迎去。
倭人很有勇气,军官将领们都来到船头,高呼着壮哉必胜之类的话语,鼓动着士气,渔民们同样在呼喊着天照大神的名字,准备与敌死战。
苏我尾门的旗舰出现在最前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甚至引起了各船倭人的一阵欢呼声,被隋人的大船吓到的情绪已经完全消退,可见中原王朝对倭国的影响还处于初级阶段。
也就是大家打个招呼那么简单,并没有在倭国深入人心,只有真正的大贵族才明白中原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他们甚至还不晓得大隋已经灭亡,大唐已取而代之的消息。
这是一场极为罕见,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的冷兵器时代的大规模海战,胜利者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在海上通行无阻。
它的意义绝对不止是一场战事而已,甚至可以上升到争夺海权的层面,如今能与大唐稍稍相抗的,也只有倭国了。
唐军来的飞快,战鼓声中前军的王雄诞部已与倭人渐渐靠近。
炽烈的喊杀声在海面上响起,唐军将士层次分明的立于甲板之上,准备好的武器都放在了顺手的地方。
盾牌手在前,弓箭手在后,手持长长的勾枪的军兵处于内侧,还不到他们上手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