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见几个人越说越不像话,他赶紧举起酒杯道:“几位都熟悉海事,以后大事之上倚重你们还多,俺来敬几位一杯,事先表表俺的谢意。”
几个人高兴的饮了,觉着这个世家子会说话,以后相处下来说不定能沾沾光。
宇文士及又道:“几位心意俺都晓得,可事情不能这么办,人手不足,俺来想法子,至尊亲口御言,那就不会薄待了咱们。
其实诸位想的有些差了,吴王在江都时所行诸策,俺在京师都有所耳闻,至尊也很赞赏,可东莱与江都不同。
诸位都出身山东,河北,应该记得当年来护儿将军的旧事吧?”
来护儿的名字他们怎么会不记得?
前隋名将之一,祖籍南阳,后迁江都,两淮壮士中最著名的那个,身经百战,战功数都数不过来。
尤其是率军征高句丽一战,来护儿几乎一战封神,差一点就带人灭了高句丽。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他功败垂成,所以才多活了几年,不然的话,杨广亲率大军百万众,却顿兵于辽东城下,你却率兵轻取平壤城。
功高盖主都不足以形容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往杨广脸上甩耳光,还是特别响亮那种,估计最后只有一个死字才能配的上他。
不过来护儿这人很忠心,在江都之乱时被乱军所获,他当时言道:“我身为朝中重臣,不能肃清祸乱,至有今日之变,上愧对于君王恩遇,下不能荣耀家门,实在该死。”
于是不听乱军劝降,执意求死,最后与长子来楷,六子来整等一同被杀。
他和前隋许多名臣大将一样,满身的功勋,也是前隋最熟悉海事的人物,却毫无价值的死在了江都,给杨广那样的人陪葬,实在令人惋惜。
来护儿之所以为山东人所熟知,主要是他带领水军在东莱练兵,对于山东人和河北人来说,并不友好。
来护儿在东莱操练水军,所有支应都是山东税赋,征募的民夫也以十万计,是山东乱起的根源之一。
听到来护儿的名字,苗海潮首先就黑了脸道:“那人俺怎么会忘了呢?当年俺和兄弟四人被征募到这边,回去的时候只剩下了俺一个......”
西门氏深有同感的点着头,闷头饮了一杯道:“那人把俺们山东祸害的不轻,他渡海时坐的那些船,铺着的都是咱们山东儿郎的骨血。”
宇文士及嘴又抽抽了,很后悔自己提起来护儿的名字,世人称颂之雄杰,换个角度来说,不定就是一地之罪人。
当年来护儿统领的是两淮壮士,估计他在两淮名声也不会太好......
宇文士及轻轻摇头转开了话题,也不再卖什么关子,“来护儿当年在东莱操练水军,为的是征伐高句丽,不是像江都那般要在海上行商。
吴王如今在长安建了一座长安海事学院,俺听说江都那边也在大力造船,启用码头,朝廷之意已然明晰,海事将来必为重中之重。
咱们东莱地处要冲,若再征高句丽的话,海船必于东莱聚集,这也就是咱们的功劳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