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 排行 记录
首页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第1483章 配方易得材料难觅

第1483章 配方易得材料难觅(2 / 2)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蛊真人诡秘之主离婚之前轮回乐园我的治愈系游戏神秘复苏妻子的秘密杨洛苏轻眉大奉打更人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严嵩实际上过了七十就明显精力不济,若不是严世番撑着,他怕是也熬不过八十。

徐阶,七十多就知道自己不行了,没精力管好朝廷一摊子事儿,打掉对他威胁最大的高拱后果断抽身。

而他呢?

想想身后只有个张四维,好在高拱已逝,倒是不怕被算计,不过好像也得考虑安排个湖广老乡稳妥些。

“也好,就让张位出任右庶子。

虽然陛下年纪尚轻,但宫里娘娘已经怀有身孕,詹事府的事儿还是该抓起来了,早做准备好。

稍后,我也看看有无合适人选安排进詹事府。”

张居正这话,其实也是在和魏广德打招呼,他也要安排人进去。

“正该如此。”

魏广德笑着点头,大家这样和和睦睦把官职分好就对了,免得多生波折。

张居正受到徐阶影响,只考虑在自己学生连安排递进人选,却不似魏广德这样照顾同年,但重点还是在老乡里面打转。

其实,两边都不靠谱,但相对来说老乡比同年更值得信任。

毕竟,你要是对同乡下手,家乡那些学子不论对错肯定是会唾骂两句的。

严嵩风评那么差,可江西学子大部分对他态度都还好,毕竟也是一个仕途的依仗。

而那些同朝为官的老乡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会和他争斗就是这个原因。

只要不触及到自身利益,都会得过且过。

当日内阁很是平常,可以说毫无波澜,就是冯保少有的来了趟内阁。

魏广德按照习惯上值,散衙时还是该走就走。

不过在乾清宫里,万历皇帝看着魏广德亲笔写下的条陈,在问了冯保一大堆问题后,并没有在条陈上留下任何字迹。

“此事暂时不提,容朕在想想。

好在使团还未回京,还有时间。”

向藩国出售大明不要的武器,特别是近些年大明官军主要战力的火器,容不得万历皇帝不好好思索一番。

“是,老奴知道了。”

冯保脸上古井无波,低头答应一声,完全看不出他在这事儿上的态度。

“对了,你派人查查,是否真如魏师傅所说,朝鲜、琉球,还有苏禄国,国内制造火药的材料都不齐备。”

火器其实就是铁器,严格说用起来还不如刀枪棍棒好使。

可如果他们国内能找齐火药配方上的材料,那情况就是另一回事儿。

魏广德说三国国内很难收集大量火药调配材料,三国买到火器后只能继续向大明采购火药,朝廷也正好利用火药进一步控制三国的办法,倒是很吸引朱翊钧。

但是,这得是魏广德说的都对的前提下。

“遵旨,老奴这就安排刘守有去查。”

皇帝要知道的情报,锦衣卫里肯定有。

就算不能马上拿出来,但肯定也知道怎么样最快收集信息。

冯保退出乾清宫,小皇帝把魏广德的条陈收进一个小匣子里放好,随即起身去了偏殿。

在那里,高墙上挂着几支火铳,其中三只明显做工讲究,枪柄上还大量镶嵌各色宝石。

把不是御做监的作品,而是夷人进贡的火器。

旁边三只也算精美的火铳,才是大明工匠制造,没有镶嵌那些亮晶晶的东西,就是材质选用上等木料,做工也算精致。

每支火铳下面还挂着一个黄布袋子,里面是火药、弹丸等物。

虽然朱翊钧没亲手放过铳,但看人用过,自然知道该如何装填。

只是可惜,他是九五之尊,不能碰这些东西,只能放在书房里自己观赏。

不过今天他的视线不再那些火铳上,而是盯着下面袋子。

里面有够打几次的火药,自己过去拿出装火药的葫芦,打开葫芦盖倒在旁边案几上。

黑色的,大小不均的颗粒,据说是王恭厂最新产品,除了传统的一黄二硝三木炭外,还加入了一些其他东西,据说可以助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皇帝捏起一颗大点的,稍许用力就碎成粉末沾在手上,然后放在鼻下闻了闻,没有异味。

“这东西真能控制别国?”

朱翊钧脸上一脸疑惑之色,民间对火药配方其实早有流传,只是小皇帝不知,知道配方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收集到材料就是另一回事儿。

木炭好弄,可硫磺和硝石却是不易收集。

大明国内的硫磺,大多来自山西等地,但数量不多,自开海后倒是大量从琉球运回不少。

其中一部分自然被朝廷采购,交付王恭厂配制火药。

要说东亚地区,硫磺其实分布极广,不过多在沿海岛屿上,倭国、琉球,甚至东南亚都有大量硫磺可供开采。

但是硝石却是这个时代极难收集的材料,不少穿越文都选择从厕所泥土里提炼硝石,但实际上那点数量哪够一个帝国使用。

朝鲜人一直眼馋咱们大明朝的火药制作技术,当然大明也敞亮,干脆告诉他们“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火药配方,可那又如何?

明人胸怀坦荡,告之其配方,然而至关重要的硝石来源,却始终未曾透露分毫。

朝鲜人自然不甘心,四处探访,搜集了大量杂乱无章的秘方,经过反复筛选,他们最终确信了一种可靠的方法——硝石需从海水中提炼而出。

然而,朝鲜人耗时数百载,苦心钻研熬制硝石之法,终究徒劳无功,总结起来不过是“徒劳”。

他们烹煮了一锅又一锅的盐,却始终未能提炼出合格的硝石。

魏广德敢把火器往外卖,甚至卖给周边藩国,最大的依仗其实就是他们很难采集到大批量的硝石。

硝石矿的全球分布极不均匀,仅在少数几个国家如智利、印度和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矿藏。

不过幸好,大明国内就有这样的硝石矿洞,位于巴蜀境内的老君山硝洞。

大明火药贵,其实主要就是贵在运输上。

少量硝石不算什么,可大批量原料的运输,在没有飞机火车的年代,也是非常麻烦的。

可即便再贵,老君山硝洞的开采也从未停止,因为其他地方找不到这种矿藏,付出再高代价也只能在这里采集。

位于四川、甘肃交界处的老君山地区,也成为大明防守极为严密的区域,进出车辆均需搜查登记。

这些信息,晚些时候冯保就已经从锦衣卫处获悉,随即送到宫里。

而此时魏广德已经在府上宴请江治等同乡,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上一页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新书推荐: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唐奇谭巨宋扶明录大周第一婿寒门状元路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此去直上青云路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