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天时间,76号的调查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看上去红红火火,实际上重要的信息没有找到,倒是借机敛了不少财。
陈少安让周新武的人,盯紧这群家伙。
他还是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即将到来的这场反击作战。
新四军那边的态度已经相当明确,之前陈少安通过抗日救国军在上海的联络站,也已经得到了抗日救国军方面的态度如何。
抗日救国军的这些人,听说是要打反击作战,热情相当高昂。
只是他们也知道,现在的力量还不足够,若是强行反击作战,很有可能得不偿失,并不是什么聪明的选择。
但是有了新四军,还有陈少安承诺的,另外一支力量,那么这场仗就有的打了。
他们这段时间,几乎都是在猥琐发育,并不敢和日军发生过于激烈的冲突。
而日军也默认他们在农村地区发展,只要不影响他们对于城市地区的统治,其实这些日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他们。
如果还像是之前那样,大规模清剿的话,还不知道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到了最后,很可能就是这些人直接一溜烟跑了,清剿起来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两边都联系好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福建北部的部队。
根据陈少安现在获取的信息,这支部队的人数,又得到了一些扩充。
总人数在十五万人左右,一共编成三个军的兵力。
当然,有五万人只是预备役部队,并不是一线作战部队,而是会在一线部队出现损耗之后,对这些部队进行补充。
至于剩下的十万人,则全部都是正规军,暂时由朱赤领导,实际上背后的领导者还是陈少安。
只不过陈少安在上海的指挥部还没有建立起来。
三月中旬,新四军在苏北地区的部队,最先发动了对日本人的反击作战。
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在上海日军的警惕性,让他们误以为这只是地区性的反击活动。
事实上,在华中地区的日军,注意力都放在苏北地区的时候,大批的新四军,已经化整为零,开始向江浙一带的丛林,农村地区行进。
苏北地区的日军,主要分布在城市还有交通线的周围,除此之外的广大农村地区,则是游击队活动的区域。
只是在过去,这些日军并没有将那些游击队放在眼里。
一群泥腿子罢了。
这些游击队虽然也会袭击他们的运输队,仓库,或者是攻击碉堡,但是整体来说,作战的规模都很小,一次交战可能彼此伤亡的人数还不到十个。
可进入到三月份以后,这种袭击突然频繁了起来。
只是前面十天的时间,在苏北地区的日军,就已经收到了三百多份战斗报告。
都是新四军的袭击,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力量,直接调动了上千名新四军士兵,对日军两个规模较大的据点展开猛攻。
一般来说,新四军很少会对日军的据点展开猛攻。
因为据点里面的日军人员更多,装备也好,并且拥有着坚固的堡垒和碉堡构筑起来完整的防御体系。
缺乏攻坚武器的新四军,在过去是绝对不敢对这种目标展开进攻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这次进攻,两个据点竟然都被新四军攻打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