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港岛后,李弘文跟徐婉晴通了电话。
徐婉晴这边已经找了老大夫,是那种曾经接手过很多领导伤后休养的资深圣手。
“你让爸跟上面打个招呼,这次回去我可能要带一些设备入境,这些东西可能是国内没有的,当然,为了表示诚意,我可以再捐赠几套给接收我们的医院。”
回去肯定不能是在家里,肯定要在医院。
李弘文的想法是,把喀秋莎安排进协和,让协和帮着照顾一下,毕竟如今最好的医院就是协和了。
只是他带的这些设备他不确定协和有没有,他觉得大概率是没有的,为了不让其他人有意见,他准备捐几套过去。
虽然这些设备的钱可能比治疗住院的费用还要贵,但是李弘文并不在乎。
“可以,这个肯定没有问题,像这种设备只要他能弄进来,国家肯定不会卡他的,特别是他还准备捐几套,我们当然开心了。”
徐启年对于李弘文的这个行为是举双手欢迎的。
国家现在就缺这些高科技尖端设备,不管是怎么弄进来,只要愿意给国家,愿意让国家研究,那都是功臣。
“你跟他说,上面对于喀秋莎同志的伤也很关心,毕竟是对我们有过功劳的爱华人士,上面的意思是专门让那位专家给她全程照顾,一定要让她的病治好。”
对于喀秋莎,上面也是重视的,知道喀秋莎要过来休养,也是下了一些指示的。
虽然喀秋莎做的这些都是帮李弘文,但是也是切实的给了国家好处,所以国家是深感其恩的。
所以对于喀秋莎的到来,是非常重视的。
徐启年的话,徐婉晴也转达给了李弘文,这让李弘文心里暖暖的。
“我喜欢你们的国家,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机会成为你们国家的人!”
喀秋莎在听完李弘文说的,也是颇为感动。
苏联是她的国家,可是现在的情况让她对其不抱任何的希望,反而是在华夏她感受到了在苏联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如果你真想,是有机会的。”
这个事情李弘文觉得不用着急。
在跟喀秋莎在港岛待了两天后,他带着喀秋莎坐着飞机来到了京城。
协和医院对于喀秋莎的到来很重视,直接派了一辆救护车过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几辆其他的车辆。
李弘文可是说了,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些高端的医疗设备,虽然这些设备中的一套必须用在喀秋莎的病房,但是其他几套不也是医院的么?
喀秋莎住的是特护病房,房间虽然不如伦敦威尔士与港岛临时待的医院,但是相较于其他病房已经非常好了。
而且窗户外面就是一个花园,此时还有一些花盛开着,房间还有一个小门通向花园,等过段时间身体好点了,完全可以直接去花园散步。
在喀秋莎入住进来后的第二天,上面派过来的大夫就过来了。
是一位岁数在六十多的老爷子,老爷子仙风道骨的,精神状态特别好,一点也看不出是这么大岁数,走路都感觉带风。
“手术完成的很好,剩下的就是调理休养了,这个我擅长,我先开一些药给她,让她先服着,至于外伤,我也有一些药膏可以让她抹着,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疤痕,但是可以减轻并且有助于伤口恢复。”
不得不说,上面派来的这位张老爷子确实是有本事,仅仅是通过摸脉就对喀秋莎的身体了解的差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